温州市平阳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9 温州市平阳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抓好经济和社会建设,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呈现稳健快速发展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总量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68.4亿元,同比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62.3亿元,同比增长15.6%。人均GDP达到16353元,同比增长12.3%。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6.8∶49.8∶43.4调整为2007年的6.2∶49.1∶44.7,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年第三产业增长15.6%,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快于GDP增长2.9个百分点,对全年GDP贡献率达到52.6%,高出工业贡献率8.3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企业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部分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很大,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部分群众生活条件有待改善;影响社会稳定因素还比较多,安全生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等。

二、农业

2007年我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及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产业升级,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得到稳定增长。全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5.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39%,其中农业(种植业)5.99亿元、林业0.55亿元、牧业3.74亿元、渔业4.1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76亿元。从2007年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构成来看,传统的种植业产值比重继续下降,但仍占大头,比重为39.33%;渔业产值位居第二,比重为27.44%,畜牧业产值位居第三,比重为24.60%。

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2007年全县种植业生产形势严峻,产值明显下降。全年总产值为5.99亿元,同比下降15.04%,农作物播种面积50.38万亩,同比下降7.25%。粮食作物产值为1.85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0.88%。另外两种占据种植业产值前三位的,分别是蔬菜1.94亿元(32.45%),水果1.39亿元(23.2%)。

畜牧业增长平稳。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3.74亿元,同比增长25.45%。生猪出栏7.55万头,同比下降3.45%,家禽出栏489.93万只,同比增长35.79%。禽蛋产量7279吨,同比增长39.98%;牛奶产量4890吨,同比增长23.45%。特色品牌更显优势,如“粗高牌”长毛兔、“星亮”牌鸽蛋等浙江省名牌产品销势良好。

渔业和林业生产持续发展。2007年全县渔业总产值4.18亿元,同比增长3.57%,水产品总产量50694吨,比去年增加3255吨,同比增长6.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6614吨,同比增长8%。2007年我县紧紧围绕生态县建设,积极推进兴林富民工程,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林业产值0.55亿元,比上年增长25%,迹地更新造林3170亩,林木抚育面积10000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发展,重点主导行业增势明显。全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31.8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6.3亿元,同比增长20.1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去年的42.2%提高到44.1%,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24家。

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重点主导产业对工业经济贡献增强。在我县产值超亿元行业中,塑料制品、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工艺品等重点行业生产状况明显好于全县平均水平,增幅均在24%以上,重点主导行业的平稳较快增长为全县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奠定较好基础。

大中型企业发展态势良好。2007年我县大中型企业带头作用较为明显,全年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3亿元,增长9.4%,占规上工业产值40.8%,乔治白、三星、晨光、立天、坤彩、广天、三联等大企业大集团处于快速增长水平,产值增幅均在30%以上,其中乔治白还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工业经济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43.2亿元,增长17.2%,与工业产值的增幅基本同步,产销率为97.8%。

重工业发展增速加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81.8亿元和6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和22.5%,重工业增幅比轻工业高8.6个百分点,高于全县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初步成效。随着节能降耗政策的深入实施,企业节能降耗的自主性有所增强。据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用能企业的用能监测显示,规模以上用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07380吨标准煤(当量值,下同),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1417吨标煤,同比下降12.1%。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县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28.1亿元,同比增长19.3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5.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7.7万平方米,实现利润总额7218.2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2007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48亿元(注:房地产投资按企业汇总,下同),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工业性投资完成20.59亿元,同比增长19.8%。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4.85亿元,下降31.3%,非国有单位投资28.78亿元,增长43.2%,农村私人投资5.85亿元,增长3.3%。

全县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05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8亿元,增长14.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64亿元,增长36.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02亿元,增长10.2%。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减弱,限额以上完成投资4.11亿元,同比下降36.1%。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9亿元,同比增长51.7%。其中住宅建设投资6.03亿元,增长52.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21.15万平方米,增长65.0%;竣工房屋面积30.5万平方米,增长217.4%;商品房销售面积11.51万平方米,下降1.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5万平方米,下降12.3%;商品房销售额4.4亿元,增长31.3%,其中住宅销售额3.62亿元,增长20.9%。

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2007年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4.7亿元,同比增长39.5%,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6.1%。在30项实施性项目中,按期完成的有瓯南大桥、110KV郑楼输变电工程、变电所扩建增容工程、萧江华东农贸市场、平阳疾控中心迁建工程、浙江显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厂房等6项,基本完成(或完成主体工程)的有昆鳌大道拓宽工程、瓯南大桥配套工程、57省道平阳段战备公路、水南公路、麻步二(三)桥工程、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等7项。同时,温福铁路平阳段工程、温州万全家具生产基地、平阳县城区片珊溪引供水工程、郑楼标准厂房工程、鳌江墨城临港产业基地、水头城市防洪工程、水头第二水厂、西湾南片海涂围垦工程、110KV萧东变电工程等12个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平阳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完成立项和征地工作、萧江标准厂房完成征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