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8 温州市洞头县统计局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全年实际到位内资4.6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79.9%,同比增长22.3%;合同利用外资4860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648.0%,同比增长614.7%;实际利用外资900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8.5%。东港奥博休闲中心项目已开工;珑头湾旅游休闲中心目前着手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杨文三期物流基地完成土地招拍挂工作,落实项目业主;温州(洞头)水产品交易市场、连港蓝色海岸带东岙段开发项目着手招挂牌前准备工作;大瞿岛旅游度假基地开展策划方案编制。

外贸出口小幅增长。全年外贸出口额累计完成2896万美元,同比增长7.5%。外资企业完成出口额413万美元,增长5.7%,生产企业完成出口额1963万美元,增长2.9%,三资企业完成出口额519万美元,增长31.9%。从行业来看,羊栖菜为主的水产品加工、医药行业下降幅度较大。

旅游创强健康发展。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创新旅游发展思路,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160.15万人次,社会旅游综合收入6.41亿元,分别增长10.4%和10.5%。精心举办以“海上桃源。风情百岛”为主题的渔家乐民俗风情旅游节,大大提升洞头形象。乡村休闲游、渔家乐体验游依然是洞头旅游重头戏和主要特色,全年共接待体验渔家乐旅游的游客达46万人次。旅游接待服务不断提升,现有星级宾馆两家,百姓旅业56家,餐饮280家,可一次性接待用餐人数达10000人。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

交通运输得到完善。连港环岛公路建设继续推进,陆岛交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农村公路建设稳步行进。开通洞头至大门鹿西车渡,元觉、霓屿、布袋岙三个五级客运站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全社会客运量实现1081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客运周转量11557万人公里,增长12.8%;完成全社会货运量1411万吨,同比增长79.6%,货物周转量388274万吨公里,下降1.4%;港口货物吞吐量395万吨,同比增长56.7%,其中小门岛石化基地吞吐量879万吨,增长222.4%。海运业发展步伐加快,现有海运企业7家,全县运力达到18.1万吨,同比增长28.4%。海运投资异军突起,今年新增散货船、集装箱船、液化气船等大小运输船只14艘(包括已投入运营和正在修造),总运力7.66万吨,投资规模4.18亿元,完成投资2.12亿元。

邮政通讯网络畅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919万元,同比下降5.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24万元,下降4.6%,电信业务收入2734万元,下降2.9%。年末邮政局(所)数5个,全年邮政储蓄余额8766万元,累计订阅报纸195.25万份,杂志 6.46万份,邮路单程总长117公里,县内邮路1条,农村邮路5条,城市投递段道6条,农村投递路线条数20条,步班投递路线条数18条。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4.36万户,比上年末减少3637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7624户,增加1463户。拥有移动电话用户数6.97万户,比上年末减少0.53万户。

供电能力持续增强。110千伏洞头输变电工程项目已列入省电力公司第10批次;总投资4500万元的35千伏七洞线改造工程已正式竣工投产;新农村电网建设积极推进,完成资金投入505.44万元;风力发电场建设的有序开展对于开发利用风力资源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洞头县的用电状况,确保海岛用电稳定性。全县供电能力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稳定,全年供电量12802万千瓦时,增长12.7%,其中工业用电397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用电176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0.7%。全年售电量11725万千瓦时,增长13.5%,综合线损率8.4%,最高供电负荷达到2.89万千瓦,截止年末连续安全生产天数达3201天。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支出不断优化。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1亿元,增长19.7%,税收收入1.78亿元,增长15.2%。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88亿元,增长20.8%。其中教育支出7228元,增长27.5%;科技支出738万元,增长22.6%;医疗卫生支出1634元,增长28.2%;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390万元,增长24.1%;农林水支出2148万元,增长22.9%。

金融存贷运行稳健。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70亿元,同比增长3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14亿元,同比增长36.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41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工业贷款1.71亿元,增长50.9%;农业贷款4.40亿元,增长15.7%。不良贷款余额1882万元,比年初减少16万元,不良贷款率1.2%,比年初下降0.4个百分点。货币净投放1.26亿元,存贷比为78.6%。全年财产保险承保额123.75亿元,全年保费收入3073万元,理赔支出791万元。

八、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以科三经费的投入为导向,促进企业科技投入,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和资金,今年以来有9项科技项目分别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科技经费支持113万元,其中温州金源化工有限公司的“蒽醌蓝60高档有机颜料”等2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浙江诚意药业有限公司在全市科技创新暨工业转型升级大会上,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还获得50万元的奖励,此外还通过了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专家评审并进入公示。温州市东启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的“带可调式比例阀的制动主缸”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和温州市专利示范企业。温州恒源水产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农业科技企业。目前,全县已有拥有一批各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企业、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

教育事业扎实开展。早谋划,早布置,积极统筹推进教育强县复查工作。幼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2%。普教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扎实做好“控辍”工作,小学、初中的入学率分别为100%和99.4%,小学在校生巩固率为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为99.8%,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的比例达96.7%。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三残”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4%和100%。落实贫困生资助工程,全县合计资助学生1786人,发放教育券和营养餐券金额达8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创建稳步推进。建成食堂宿舍共5所,建筑总面积9585平方米。在建城关一小综合楼、霓北小学教学楼、实验中学综合楼、大门镇中教学楼、大门镇中实验楼,建筑总面积15694平米。完成市、县为民办实事项目。改造了3所农村薄弱学校;完成新校园阳光体育建设工程,建成6所学校的塑胶运动场和2个标准塑胶篮球场。完成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4个。继续推进职教中心迁建工程和大门镇中扩建工程两个县重点工程建设。全年基建项目累计资金投入达54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