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8 温州市洞头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跨越发展、建设和谐洞头"为目标,认真实施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克难攻坚、团结奋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2亿元,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8.67亿元,增长16.7%,其中工业增加值6.58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14.51亿元,增长14.8%。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112元(户籍口径,折合2776美元)。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4:32:54调整为12:33:55,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调,下降了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略有提升,上升了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了1个百分点。海洋经济较快发展,海洋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全年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出51.82亿元,增长19.9%,实现海洋产业增加值19.07亿元,增长15.8%。

从全年国民经济发展形势看,总体上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但是应该看到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基础仍较薄弱,产业结构尚未很好优化,工业创新能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不明显,节能减排形势较为严峻,价格上涨压力增大,重点工程政策处理困难较大,城乡发展差距比较大,渔农村基础设施仍较滞后,增收转业潜力有待深探,服务型政府建设有待深化。

二、渔农业

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实现渔业增加值3.15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渔业总产量15.14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养殖产量1.56万吨,增长1.3%,捕捞产量13.58万吨,同比增长2.7%;渔业总产值7.03亿元,增长4.1%,其中养殖产值1.50亿元,下降7.5%,捕捞产值5.53亿元,增长7.8%。年末投入渔业生产的机动船只共有1657艘,其中捕捞生产船只1074艘,养殖生产船只583艘;外海捕捞作业单位数350艘,其中双拖作业单位减少4艘,为242艘,单拖作业单位增加8艘,为108艘。

海水养殖向外拓展。全年海水养殖面积4.05万亩,比上年减少0.23万亩,其中羊栖菜养殖面积1.48万亩,紫菜养殖面积1.59万亩,深水网箱养殖面积0.23万亩,陆基养殖面积0.14万亩,滩涂养殖面积0.34万亩。扩大“走出去”养殖规模,异地养殖面积达3616亩,外出养民66户,新增39户。

转产转业稳步推进。全年已培训渔农村劳动力3381人,其中转业渔农民培训1232人,1098人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为89.1%。培训证书发证数2896本,发证率为85.7%。发展来料加工53家,参与人员3400多人,新增1400多人。渔家乐经营点达152家,其中省市级渔家乐特色村3个,市级渔家乐示范点4个,全县涉及和从事渔家乐休闲旅游人员达4500人。

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全县种植业产值1160万元,增长11.2%,全年播种面积19380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995亩,粮食产量2433吨,下降9.3%;年末耕地面积13815亩,比上年增加89亩,其中水田3102亩,旱地10713亩。畜牧业产值930万元,其中:生猪存栏数2412头,羊存栏数1626头,家禽存栏数38059只;猪肉产量326吨,羊肉产量26吨,禽肉产量68吨,禽蛋产量141吨。林业产值165万元,全年造林面积465亩,增长55.0%,零星植树16.6万株。

三、工业

临港工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4.50亿元,增长25.1%,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4.10万元,增长36.9%,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0%,占全县GDP比重提升了0.7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3731.41万千瓦时,增长9.4%。以海洋化工、医药为主导的临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产值25.20亿元,增长32.6%,六大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产值32.46亿元,增长27.2%,增幅高于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94.1%。

企业规模继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9家,比去年新增了9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20亿元,同比增长25.2%;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1.8%。全年实现利税总额2.24万元,同比增长1.8%。

规上企业节能明显。积极实施循环经济“551”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改投入,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控和责任制考核,节能降耗效果明显。39家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98065吨标煤,同比增长16.2%,万元产值能耗为0.35吨标煤,同比下降7.5%,说明增幅低于产值增幅7.5个百分点;14个工业中类行业中有8个行业产值能耗在下降,节能量7950吨标煤,节能较好有中油石化、金源化工,分别节能7958和1278吨。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小幅增长。克服困难,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增长,全年完成投资153227万元,同比增长3.2%。其中:限额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07291万元,增长19.2%,增幅比上年提升了28.3个百分点,恢复增长;工业性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额39068万元,增长28.4%,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25.5%,比上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其中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35944万元,增长33.7%,限额以下工业性投资3124万元,下降11.8%;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完成投资24638万元,同比下降42.9%,完成土地购置费5611万元,下降66.1%;农村投资增势强劲,完成投资24765万元,增长105.5%。

重点建设强势推进。全年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9项,其中新建项目4项,续建项目25项,累计完成投资50544万元,增长26.8%,其中新建项目完成投资7205万元,续建项目完成投资43339万元。建成或基本建成了望海楼、寮顶垃圾填埋场、新城经济适用房等7个项目;加大了连港环岛公路、洞头陆域引(供)水一期工程、状元南片围垦工程、新城市政工程等续建项目的建设力度;启动了洞头风电场、南塘标准厂房等一批新建项目。同时,杨文三大基地、东港休闲中心等前期项目有序推进。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开展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启动埭口河及港区路工程建设,完成青少年(妇女)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建成区港湾站点候车亭7处。建成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整体工程及建成区公厕改扩建2座,新增五岛沿线城郊结合部垃圾收集点6处。建成燕子山入城口景观工程,其人行道铺装面积4080㎡,园路铺装面积590㎡,混凝土路面积372㎡,绿地面积17026㎡。扎实推进村庄整治,全县共投入村庄整治资金(包括旧村改造)4979.87万元,累计完成道路硬化7.30万㎡,新房建设面积2.42万㎡,新增绿化面积4.25万㎡,新建公厕19座,拆除露天粪坑290个,新建垃圾箱(屋)1918个,安装路灯359盏,排洪沟治理3.52公里。全县房屋施工面积55.94万㎡,下降1.4%,商品房销售面积15.23万㎡,同比增长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