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比赛,成功举办了第三届运动会、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环城跑活动、洞头县“国土杯”职工运动会、洞头县首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篮球赛等10余项赛事,全县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38%。组队参加2007年温州市中小学生田径分龄赛比赛,收获14枚金牌、11枚银牌、7枚铜牌,并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总团体第三的历史最好成绩;获市皮划艇比赛4金2银1铜,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全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女子100米蛙泳1枚铜牌。 卫生事业步伐加快。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7.96万人,渔农民参保率达88.3%,制定出台《2008年新型农村医疗实施办法》,增加2家县外定点医院,实行不分段补偿;积极开展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已完成农民健康体检5.03万人次,健康体检率达95.5%;实施“母婴健康工程”,孕产妇、儿童管理建卡率均达99%以上,计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8.5%以上;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全县无报告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438.7/10万。 十、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建设的氛围浓厚,通过省级生态县的验收,北岙镇、霓屿乡省级生态乡镇工作已经通过验收及公示;鹿西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已通过省级核查;县人民医院的绿色医院创建已通过省级验收。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已有8个点建成并投入使用,还有2个将于近期建成。继续做好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和水库等饮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全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近岸海域水质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全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获得饮用水质监测数据1050个、噪音监测数据338个、空气环境监测数据243个。 十一、人口与计划生育 计生工作扎实有效。全县年末总户数37945户,比上年末增加1002户,年末总人口125859人,比上年末增加1404人,其中男性65240人,女性60619人,性别比为107.6%,年平均人口为125157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5228人,占人口总数12.1%。全年出生人数1484人,出生率为11.86‰,其中男婴801人、女婴683人,出生性别比117.3%,全年死亡人数633人,死亡率为5.06‰。全县计划生育率95.1%,综合节育率8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 十二、人民生活、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1元,比上年增长15.0%,人均消费支出8756元,增长40.5%,比上年提高了27.6个百分点,消费性支出增幅高于可支配收入25.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6.0%,下降了0.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房46.3平方米,人均增加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14元,比上年增长13.4%,增幅提高了2.7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5275元,增长7.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5%,下降了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33.3平方米,人均增加0.9平方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45 拉大为2.48。 社会就业保障有力。组织企业参加跨省和市级人才交流大会,逐步推广网上引才,共引进人才40人,比上年增加了8人,其中引进中高级人才18人。广泛开展促进再就业政策宣传,筹集再就业资金300 万元,已落实兑现资金286.18万元,累计办理和发放再就业优惠证811个。成功举办了两次促进就业再就业招聘大会,提供就业岗位1362个,参加求职交流达23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959人。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667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5%。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27期,培训人数1319人,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517人,专项能力证书374人,岗位合格证书410人。切实抓好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全县劳动合同(备案)签订率93. 5%,共有67家建有工会企业的集体合同签订率为100%,32家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协议。 社会救助逐步加强。严格低保对象调查审核,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补尽补”,全县共有低保对象1438户2610人。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城镇低保线标准由原来的200元/人?月提高到250元/人?月,农村低保线由原来的130元/人?月提高到150元/人?月,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为全县低保家庭额外增发一个月低保标准的物价补贴。避灾工程建设成效明显,率先在全市完成了避灾工程建设,确定58个场所为我县第一批避灾中心(所),总面积达5.2万多平方米,可同时安置转移人口5287人。深入开展“慈善助学”、“慈善助行”、“慈善阳光门诊”等活动,成立首家慈善超市,召开了洞头县首届慈善大会,共募集善款547.7万元,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 注: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