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乐清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乐清市统计局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克服要素制约和强台风影响,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初步测算,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151.44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89.02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3∶59.5∶35.2调整为4.7∶60.0∶35.3。人均GDP达21777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现行汇率折算为2650美元。 市场物价稳中趋升。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上扬,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7.4%,为近五年来上涨最快的年份。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市政设施日臻完善,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治安基本稳定。 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人才资源、用地、电力、水资源等要素制约较为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外向度仍然不高,企业外迁、资金外流情况较为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全市经济发展速度仍落后于全省各经济强县市。 二、农业 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发展。虽然遭到了罕见的强台风袭击,但由于我市加大了农业扶持力度,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农业产值6.51亿元,增长7.9%;林业产值0.22亿元,下降2.2%;牧业产值2.76亿元,增长7.4%;渔业产值10.75亿元,下降2.0%。粮食播种面积42.62万亩,比上年增加2.06万亩;粮食总产量16.57万吨,比上年增加0.44万吨;平均亩产388.9公斤,比上年减产8.9公斤。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全市经营1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户2470户,承包及流转总面积达10.5万亩。农业生产科技到位率继续提升。积极示范推广各类农业适用技术,全年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6.5万亩,实施平衡施肥技术2万亩,推广水稻等专用肥1000吨。继续示范和推广超级稻生产集成技术。全市引进推广新式联合收割机48台(套),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拥有农机总动力24.37万千瓦,下降1.9%;农村用电量73440万千瓦小时,增长4.0%;化肥使用量(折纯)15344吨,增长3.0%。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5亿元;修建骨干水利工程19处;小流域治理新建11处,续建2处;完成河道整治47公里,修复水毁工程66处。 林业资源保护得到加强,生态环境逐步优化。根据“一年规划,三年实施,五年初见成效”的绿化工作基本要求,以干线通道两侧山体绿化为重点,突出坟山绿化,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造林总面积8982亩,同比增长66.1%,其中山地造林7410亩,坟山绿化1572亩。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基本保证了肉、禽、蛋、奶等畜产品的供应。 渔业生产发展受挫。由于强台风给养殖业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我市渔业生产出现滑坡的局面。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7.28万亩,总产量8.65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1.9%和5.4%。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规模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凸现。2004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4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企业)完成产值337.71亿元,增长19.2%,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4.4%提高到62.0%;规模企业数由上年的677家增加到847家,比上年净增170家;年销售产值超1000万元企业553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117家,亿元以上企业53家。 依靠科技进步,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据对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统计,全年共实现利税总额3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利润总额21.90亿元,增长15.4%。列入全市考核的11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196.7分,比温州市平均得分高出7.5分。继续加大工业投入力度,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研制开发出一批具有极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新产品,全市企业技改立项119个,技改投入16.8亿元,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23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2.88亿元,同比增长23.7%。全市已拥有2只中国驰名商标,26只省级著名商标,22只温州市知名商标,33只乐清市级名牌商标。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民间投资得到进一步激发,投资结构逐步优化,能源、交通、供水、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158个,累计完成投资31.63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于土地投放量的减少,开发项目出现断层现象,全年仅完成房地产投资6.28亿元,比上年下降15.7%。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建成乐清中学迁扩建、晨沐广场、法院审判庭、检察院技侦用房、110千伏盐盆输变电等工程,开工建设了市行政管理中心、大荆雁荡供水、市区三环路等一批工程。加大了旧村改造和环境整治力度,启动了13个村的改建和85个村的环境整治。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山老区联线和乡村康庄工程进行顺利,城乡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建设步伐加快,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新建、改造路面、改建县乡公路共20个项目,总里程64.73公里,总投资25374万元,已完成投资3200万元,建成里程29.67公里。加强了公路养护工作,及时补救了14号台风所造成的侵害,保证了公路的安全畅通,全市实际好路率专业公路达到59.5%,县乡公路达到53.5%。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662公里。 邮政电信业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43亿元,比上年增长8.5%;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45.19万门,比上年增长7.8%;年末电话用户数达47.24万户,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市内电话(含小灵通)19.13万户,增长10.5%;移动电话75.81万户,增长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