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乐清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8 温州市乐清市统计局

乐清市统计局

2005年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谋划衔接“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对我市经济影响程度有所加深,但是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主动把握住机遇,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和强台风带来的影响,在逆境中求发展、在困境中求突破,不断适应新的经济运行环境。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健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健发展。初步测算,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亿元,比去年下降-2.3%,第二产业增加值172.5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14.0%。三次产业结构为4.0:60.5:35.5人均GDP达2469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063美元。(注:2005年GDP将在四月份有所调整)

市场物价保持稳定上扬。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我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扎实推进“六城联创”工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先后获首批省科技强市、省级教育强市、省双拥模范城市等称号。城乡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秩序基本稳定,信访总量首次出现回落。

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产业“低、小、散”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土地、资金、人才、电力等要素制约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国民经济结构有待优化。

二、农业

2005年政府虽然出台一系列扶农支农的政策措施,但是由于我市连续遭受“海棠”、“麦莎”、“泰利”等强台风影响,农业生产面临重灾带来的困难,出现了负增长。2005年我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8.13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后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其中农业产值6.42亿元,同比增长-3.2%,林业产值0.22亿元,同比增长-8.3%,牧业产值3.06亿元,同比增长8.5%,渔业产值8.18亿元,同比增长5.0%。粮食播种面积37.75万亩,比去年减少4.87万亩,粮食总产量13.72万吨,比去年减少2.85吨;平均亩产364公斤/亩,比去年减少25公斤/亩。2005年我市把农业产业化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措施,重点培养和发展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2005年有34家被评定为农业龙头企业,同时粮田规模经营稳步发展,全市1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户2730户,比去年增加了260户,承包及流转总达面积达10万亩。

积极组织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年推广秸杆还田技术46万亩次,推广绿肥面4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5万亩次,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5万亩。同时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推广收割机78台,各类其他农业机械157台套。拥有农机总动力27.12万千瓦,农村用电量77112万千瓦,同比增长5%,化肥使用量(折标)75864吨,同比增长2.6%。

强化林业资源保护,生态建设明显进步。继续推进干线两侧、通道绿化和坟山绿化,大力倡导全民义务植树。全年完成绿化造林18249亩,其中坟山绿化2623亩,防护林建设322亩。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20万亩。落实补助资金135万元。造林质量明显提高。

畜牧业发展态势较好,禽肉、牛奶、禽蛋、蜂蜜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渔业生产发展受多次强台风影响产量有所下降,但因为水产品价格上升使得产值有所提高。

三、工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规模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65.46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企业)完成产值468.26亿元,比去年增长19.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3%;规模企业总数达到了918家。其中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5家,1亿元的企业71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4家企业进行中国企业500强行列。同时,工业企业克服宏观调控的影响,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根据对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统计,全年共实现利税总额52.66亿元,比上年增长44.8%,其中利润总额30.36亿元,增长12%。积极实施品牌创建政策,加大工业投入力度,研制开发出一批具有竞争能力的新产品。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40.63亿元,同比增长22.1%。全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个,累计4个;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个,累计达8个;新增国家免检产品4个,累计达11个;新增浙江省著名商标4个,累计达30个;新增浙江名牌产品4个,累计达17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76亿元,比去年增长28.1%,其中: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270个,累计完成投资56.88亿元,同比增长30.3%;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于我市滨海生态住宅区“上海花园”项目的开工建设,拉动全市房地产投资,累计投资额为13.97亿元,同比增长122.6%。同时,2005年我市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与改造,全年实现工业性投资31.99亿元,同比增长18.4%。

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了甬台温铁路乐清段、温州绕城高速北线乐清段、浙能乐清电厂等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开工建设188公里,县道砂石路面改造全面完成。采取“模拟拆迁”办法启动东门片的旧城改造,认真开展325个村的环境整治和15个村的旧村改建,4个村被评为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五、交通、邮政与旅游

交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05年我市公路水运建设完成投资3.84亿元,10条县道路面改造工程胜利告捷,全年完成投资5110万元,改造里程65.8公里。加强公路养护工作,及时修复多次强台风暴雨造成的侵害,确保公路畅通整治。全市实际好路率专业公路达到58.8%,县乡公路达到61.2%,比上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663公里。

邮政电信业务取得新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705万元,比去年增长10.2%。电信业务总收入为104331万元,同比增长17.0%。年末电话用户数达55.09万户,比去年增长16.6%,其中市内电话24.42万户,比去年增长27.6%;移动电话96.03万户,同比增长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