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乐清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8 温州市乐清市统计局

旅游事业发展快速,雁荡山品牌晋级。2005年是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攻坚年,为加快创优步伐,市委市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乐清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施方案》。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开辟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等新项目。而雁荡山成功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实现了从国家级风景区到世界级旅游品牌的晋级。《大山的女儿》在雁荡山拍摄又为景区积淀了丰厚的影视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人士的眼光,2005年全市旅游总人数达210.09万人,其中过境旅游者2.29万人。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3.84亿元,比去年增长42.09%。

六、对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需求稳中趋旺,集贸交易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27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批零贸易业零售额57.80亿元,同比增长18.8%;餐饮业零售额9.72亿元,同比增长5.1%。全市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3.47亿元,比去年增长37.5%。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把手”抓“一号工程”,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各项投资项目,涉及高科技绿色能源、先进制造业、教育、医疗、船舶制造等领域,全年实际引进内资2.44亿元,超额完成了温州市下达的2亿元内资引进任务,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项目数23项,合同外资14256万美元,比去年增长103%,实际利用外资5109万美元,比去年增长336%。同时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66亿元,比去年增长29%,其中出口总值5.44亿元,增长3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难中求进,跨上新台阶。2005年,宏观调控及财税政策的变化对我市财政影响较大,财政总收入增势有所趋缓,但最终仍能克服逆境、难中求进,跨上30亿的新台阶。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31.46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60亿元,比去年增长19.5%,地方财政总支出16.41亿元,同比增长16.6%。

2005年金融系统年末存款余额251.37亿元,比去年增长16.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2.31亿元,比去年增长17.4%。各项贷款余额209.84亿元,比去年增长13.1%,增幅比去年下降了9.7个百分点。

保险业随着人们保险意识增强而稳步发展的同时,因受到多次强台风的影响,理赔数量明显增加,赔款支出增长率高于保险收入的增长率,全年保费收入4.08亿元,赔款支出1.86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9.5%和32.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拥有各类中、小学校273所,其中普通中学85所,中等职业学校16所,小学172所;在校生24.25万名,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得到加强,幼儿入园率96.0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6—11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在校生巩固率100%;12—14周岁适龄少年入学率99.29%,比上年提高2.95个百分点,在校生巩固率为99.94%;适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例达到94.28%,比上年提高2.31个百分点。青壮年非盲率达99.2%。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竣工校建项目30个,建成校舍面积13.49万平方米。投入校建经费18770万元。教育装备投入总量达152亿元,实现“校校通”工程学校达140所,专用光缆或宽带联入乐清教育网的学校140所,已建校园网学校34所。创建省市级教育强镇(乡)总数达24个。创建省市级重点中学4所,为2006年1月顺利通过省级教育强市评估验收打好基础。

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年实施国家863计划2项,其中列入国家火炬计划8项、新产品计划1项、星火计划8项、省级新产品123项、省高新技术产品7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温州市科技进步奖6项、评出乐清市科技进步奖23项。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累计达5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达27家;新增温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累计达42家。专利质量显著提高,全市专利授权数达793件,累计达4930件。其中发明专利122件,是去年的2.65倍,实用新型专利353件,均列于全省各县(市)首位,并获得了近10项美国、加拿大专利。各项科技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2005年12月,我市获得首批“浙江省科技强市”称号。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2005年我市文化系统以创建文化强市为目标,以文化创新为动力,积极组织和策划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先后举办了第十五届“柳川杯”卡拉OK演唱大赛、“金色年华之夜”大型演唱会、首届“颜庄杯”女性风采大奖赛等系列活动,推出了“激情周末”广场文化秀,举办了17场广场演出;开展了先进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全年送戏下乡134场,文艺演出10场,同时还组织了以禁毒、计生、文明创建为主题的文艺下乡、电影下乡活动。市图书馆新购置藏书11787册(件),总藏量达195718册(件),接待读者8.16万人次,举办各类读书活动45场,参加活动人员约达2万人次;此外,各乡镇、文化站组织文艺演出208场,联欢56场,卡拉OK赛80场,图片展70场,民俗文化活动62场。

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卫生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2005年卫生系统结合“六城联创”活动推进“卫生示范村”创建工作,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特别是在今年10月份有效控制了白石、柳市等地的霍乱疫情,并在遭受强台风后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都反映了我市卫生应急体系的增强。同时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得到加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82个,医疗床位1999张,卫生技术人员3702人,其中医生2043人,注册护士599人。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共举办了近60次全市性群众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10个乡镇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乡镇,建成全民健身苑30个,全民健身点65个,篮球场27个,体育设施的完善为全民参与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提供了物质保证。在竞技水平方面,我市组队参加温州市第十三届全运会,青少年部代表团获第5名,金牌70枚,银牌63枚,铜牌67枚。参加省第七届田径运动会,我市运动员发挥出色,保住“甲级队”称号。在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员获得散手50公斤级金牌、拳击65公斤级铜牌。此外,我市少体校通过省体育局评审,荣获“浙江省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