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乐清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8 温州市乐清市统计局

体育事业欣欣向荣。在“四进社区”活动中,积极开展创建全民体育健身苑和体育特色村活动,使全民健身苑从原来的23个增加到38个。在训竞方面,组队198名运动员参加温州市田径、篮球、乒乓球、拳击、跆拳道、棋类等13个项目的年度比赛,获得团体第一名2项,金牌56枚、银牌65枚、铜牌38枚。在群体方面,完成了第十七届“雁荡杯”象棋赛,温州市“电力杯”乒乓球邀请赛,市“地税杯”足球赛,“电信杯”职工篮球赛,市第43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柳市镇全民运动会,以及落实第六批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第四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启动工作。并抓住“防范非典”的大好时机,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开展,适时地将体育中心田径场正式对外开放,给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晨间锻炼场所,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十、环境保护

稳步推进生态市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建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理所1个,环境管理所5个。全年征收排污费1450万元,受理群众信访案件667件,其中来电495件,处理率达100%;市人大、政协交办的提案10件,处结率达100%。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851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1.64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51.33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9.4%。同时,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和“三同时”验收关,行使环保“一票否决权”,共审批建设项目405个,否决项目25个。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2003年全部职工平均工资20756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企业职工平均工资18047元,增长13.3%;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0346元,下降3.6%;机关工作人员平均工资28042元,增长13.6%。据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调查表明,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7元,比上年增长6.0%,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10368元,比上年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6795元,比上年增长7.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40元,比上年增长14.7%。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彩电220台、录放像机100台、家用电脑77台、洗衣机100台、电冰箱97台、空调器213台、摩托车77辆、家用汽车7辆;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视机148台(其中彩电120台)、录放像机15台、洗衣机80台、电冰箱74台、组合音响40台、空调器24台、摩托车30辆。

劳动领域改革步伐加快,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3年共为企事业单位办理招工及退休补员手续83人;规范了企业用工自主权,加强了企业工资的宏观管理工作,发布了我市最低工资标准,在温州市各县中率先公布了市属企业108个职位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年末所有单位从业人员41428人,其中企业16716人,事业17960人,机关6752人;在岗职工人数39676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拓宽社会保险覆盖面,养老保险继续深化,医疗保险顺利实施,工伤、失业保险稳步发展。2003年全市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已达7.2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0769人;已有16296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55200人参加了工伤保险,32100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社会福利事业日益发展。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745人,其中城镇321人,农村9424人,发放低保金617万元;现有各类社会定期定量补助对象3112人,发放补救金434万元;建有乡镇敬老院23所,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21万元;民政部门办的社会福利院1所,收养人数21人。当年安置残疾职工212名,解决了部分残疾职工的就业困难。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私人建房面积63.3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5.7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20.2%;农村私人建房7.13亿元,增长7.8%。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1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41.8平方米,房屋结构大有改善,室内装璜日趋豪华。

十二、人口

2003年,我市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年末总户数347032户,总人口1156729人,其中农业人口1043015人,出生人口13085人(其中当年出生10388人),出生率为11.3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