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瑞安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投资平稳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66亿元,比上年增长37.3%。房地产销售市场疲软,居民购房观望气氛浓厚。商品房销售面积13.8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2.8%。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市场持续走旺。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总额26.42亿元,增长22.7%;零售业零售总额88.70亿元,增长16.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总额15.01亿元,增长9.5%。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7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县以下的零售额5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城市消费增长快于农村消费增长的局面得到有效扭转。 全市拥有商品交易市场82个,全年市场成交额121.3亿元,增长7.5%。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9个,其中超十亿元的市场2个。 旅游业较快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7.44亿元,增长18.5%。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181万美元,增长13.9%。接待国内游客270.90万人次,增长17.5%;接待入境旅游者5.34万人次,增长9.6%。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较快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出口17.01亿美元、进口3.21亿美元,分别增长23.4%和4.0%。按出口贸易方式分,生产性企业出口9.3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最大,为54.8%,专业外贸企业出口5.3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1.2%。目前,我市已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669家,其中出口超500万美元企业75家,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37家,而上年分别为543家、61家和28家。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性企业比上年增加9家,成为我市出口的主力军。 利用外资步伐放缓。2008年,我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家,投资总额2711万美元。合同外资122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3%,仅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1%;实际利用外资173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8.8%,仅完成全年任务数的31.0%。新潮集团和美国李尔公司合资生产汽车内饰面料项目,总投资达到3600万美元,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合同外资900万美元,李尔公司和新潮集团的成功合资实现了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直接投资零的突破。 全年我市新设境外企业6家,境外办事处3个,加工贸易企业2家,总投资83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2%,完成温州下达任务的83.7%,带动出口额5656万美元。全年共向境外劳务输出1320人次,营业额4529万美元,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销售网点。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 交通建设迅猛发展。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88亿元。57省道高楼大桥至张基岭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完成了东新公路等收尾工作;飞云江三桥及接线工程完工,实现全线通车;瑞枫公路建设快速推进,桐浦至湖岭段实现通车。完成农村联网公路23.3公里。公路养护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各项养护工程投资3288.6万元,公路养护实现年平均好路率66.74%,干线公路平均好路率82.52%,县乡公路平均好路率63.38%。交通营运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客运量35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旅客周转量10.09亿人公里,增长7.3%;货运量2931万吨,增长6.6%,货物周转量33.32亿吨公里,增长52.5%;港口货物吞吐量382万吨,下降3.6%。 邮电通讯业持续稳定发展。2008年,我市邮电通信业务总收入14.64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电信业务收入(包括移动、联通、网通等)13.69亿元,比上年增长5.3%。年末拥有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63.74万户,比上年增加7.1万户,增长12.5%;新增移动电话用户7.3万户,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112.09万户,比上年增长7.3%。全市已有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15.45万户。 电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全市电力最高负荷84.0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2%。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5.5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4%,其中工业用电34.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5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9%。有序高效用电成效显著,拉闸限电大幅减少。全年限电拉闸470条次,下降43.8%。 八、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完成年度预算的100.5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97亿元,增长13.3%。税收收入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由于工业企业受金融危机等严峻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我市企业所得税收入3.08亿元,仅增长1.8%。从征收部门来看,国税征收22.84亿元,地税征收18.54亿元,财政征收4.94亿元。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财政支出对民生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其中,教育支出7.60亿元,增长18.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5亿元,增长44.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0.91亿元,增长15.0%。 信贷资金紧缩局面有所缓解。受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调整的影响,全年我市贷款增幅呈现先抑后扬走势。从整体的形势来看,银行信贷资金紧缩的情况有所缓解,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与贷款余额分别为515.73亿元和380.35亿元,增长30.0%和19.8%,存贷比从上年的1.25调整为1.36;其中人民币贷款376.41亿元,比年初多增71.07亿元,增长23.3%。受股市持续回调下跌影响,储蓄存款回流比年初多增64.48亿元,总量达到280.7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2008年,全市共有幼儿园291所,3—5周岁在园幼儿总数45362人,入园率达95.5%;在省三级幼儿园幼儿数为32096人,占70.5%。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全市小学生91512人,入学率达到100%;初中生42814人,入学率为99.98%;初中毕业班学生毕结业率达到100%。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36.39%,比上年提高4.07%。协调发展普通高中教育。2008年初中毕业生12519人,初升高比例为98%;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4171人,升入普通高中6196人,职普比为67%。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9203人,6426名学生高考上线;高职报名人数1313人,上线220名。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截止2008年底,全市拥有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名,省特级教师6名,温州市名校长2名,温州市名师5名,温州市模范班主任3名。 科技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组织申报国家火炬计划22项,成功列入14项,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8项,成功列入4项。列入省重大科技项目7项,省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专项2项,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4项;由瑞安华尔达集团承担和对接的两项国家863项目双双在杭通过国家级验收。组织申报省科技进步奖6项;申报温州市科技进步奖33项,获得20项。2008年,我市共申请专利1026件,比上年增长了39.2%,申请量首次突破千件,其中发明专利165件,实用新型专利500件,外观设计专利36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8.1%、54.9%和19.1%。授权专利630件,其中发明专利47件,比上年增长了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