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榆树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6 长春市榆树市统计局

教育全面实施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和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586所,计5858个班级。其中:高、初中学共 61 所,民办中学 2 所,小学 382所,幼儿园 88 所;全市现有教职工12317人,其中:专任教师10377人;全市现有在校学生172744人。2004年,全市投入校舍改造资金4277万元,解除危房面积2.2万平方米,新建、翻建、维修校舍12.8万平方米。优化了育人环境,教学环境得到改善。

文化体育和卫生

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作用,群众性文体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实施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有线电视节目频道达到40 个,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 58000 户,有线电视网络已经覆盖全市农村273个自然屯。成功承办了全国象棋甲级联赛第16轮吉林赛区的比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市总工会组织的和群众自己组织的足球赛、排球赛、蓝球赛等各种体育活动相继不断。

医疗系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医疗环境明显改观,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防病治病能力进一步提高,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已经形成。市疾病防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就医防病条件。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49人, 其中 : 医生 1205人。

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卫生防疫站、酒类管理办公室等单位深入、持久开展医药、食品卫生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和治理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达到 1228669人,比上年增长0.5% 。其中,农业人口 1045641人,比上年增长0.5% ;非农业人口 183028 人,比上年增长 0.7% 。全市年内出生人口8768人,出生率 7.04‰;年内死亡人口5468人,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 2.74 ‰。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0元,比上年增长10.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8138元,比上年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比上年增长19.6%。

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1.2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4.5平方米。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作为优先发展目标,劳动力交流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全年共开发用工岗位7893个,新增就业人数6927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7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到2004年末,全市在岗职工总人数达到 47390人。全年共下拨灾款147万元,救济人口4768人,资助140名困难学生入学。为14000多人发放低保资金600万元。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稳步发展。市政府把2004年确定为“环境管理年”,实施“蓝天工程”收到实效。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本年投资额13950万元,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3553万元。市区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按功能区划分噪声基本符合标准。清理本市级政府违法出台的“土政策”12条,配合省站对区域内核磁放射源进行了有效监管。环保各类项目前置审批率达100%,大中型项目环评率达100%。对烟尘污染进行了专项治理,更换了15台环保型锅炉,并网15个供热小区20多万平方米,餐饮洗浴业使用型煤和清洁原料占市区总数的80%,使空气质量明显提高,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7.7平方公里。“一控双达标”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淀粉厂等企业相继上了污水处理设备,啤酒厂投资170万元,做到了污水达标排放。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居民区内的大理石切割等噪音污染给予坚决取缔。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2709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