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通河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2-05 哈尔滨市通河县统计局

文化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完成了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4200平方米,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一个,演出80场,观众达10万人次。有县文化馆一个,举办培训班40次,参加人员300人次,举办展览3次。有县图书馆一个,总藏书量24万册,读者4000人次。乡镇图书馆5个,藏书量1.5万册。有文物所一个,总藏量124件,其中历史文物26件,革命文物18件,举办展览一次。有文化市场管理所一个。

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光网铺设实现村村通,入户率达到65%。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2085小时,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120小时。

卫生

城乡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新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300平方米,扩建县医院门诊部、住院处4460平方米,改建肛肠医院800平方米,改建乡镇卫生院8所共2300平方米。至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7个(不含清河林业局、岔林河农场、兴隆林业局卫生机构)。其中:有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8个,妇幼保健院1个,结核病防治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共有卫生床位598张,有卫生技术人员750人,其中:乡镇卫生院有床位131张,卫生技术人员195人。

体育

竞技体育和群众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先后组织了篮球、乒乓球、冰上运动会等比赛,业务普及健身操、街舞、健身秧歌、太极拳等活动52场次,参加省、市田径、越野、滑雪、举重等比赛共获得8金11银7铜的好成绩。

社会福利与救助

社会福利事业与救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至年末,全县有养老机构4家,床位322张。完成农村敬老院整合,实现五保人员集中供养。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全年有6154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占全县人口2.7%。全年共发放城镇低保资金809万元,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由人均45元增加到80元。

城镇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全县共救助群众8.2万人次,低保21314户,救助金额504万元。救助农村特困群众13095人。年度发放社会救助金由272万元增加到791万元。

四、人民生活

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人口出现下降趋势。至年末,户籍总人口230757人,比上年减少4461人,下降1.9%。其中:非农业人口106306人,比上年减少624人,非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46.1%,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男性人口118123人,比上年减少1962人;女性人口112634人,比上年减少2499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9。当年新出生人口2464人,人口出生率10.6‰;死亡人口3033人,死亡人口率为5‰,(扣除整理户籍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2.8%。

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结构趋于合理。至年末,城镇就业和再就业人数2090人,比上年增长4.2%,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达到1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人数1050人。全县登记失业人数13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下。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60元,比上年增长10.0%;人均消费支出3145元,增长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731元,比上年增长5.6%;人均生活费支出2503元,增长3.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4.6%,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7.5%,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居民储蓄

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至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3889万元,比年初增加2641万元。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0511万元,比年初减少1682万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378万元,比年初增加432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5802元,比上年增长3.9%。

居住

城乡居民居住水平不断提高。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68.0%。

五、城镇建设与公用事业

实施以17项基础设施建设和18项房产开发为主要内容的“1718”工程,重点实施8项子工程:一是实施景观工程。以延伸沿江风景线和打造城北新区风景线为重点,完成9.3万平方米滨江公园二期,6.8万平方米人民广场和1公里引岔林河水入城二期工程,安放景观战斗机,建成广场柱雕、百年通河纪念牌坊和人参仙子等主题雕塑以及音乐喷泉等景观项目;实施和大街扩宽改造一期工程,建成主城区景观大道。二是实施绿化工程。在城东、城北两个出口和国储库楼前建设3个绿化小区,面积1.4万平方米;移植小树3853棵,栽植乔、灌木1.1万株,新增绿地面积 11.3万平方米。三是实施亮化工程。科学设计并全面实施通江大街、中央大街、滨江公园灯饰亮化工程,中央大街、通江大街安装景观灯235基杆,完成主街楼体亮化82个。四是实施市容整治工程。强力推进以治理牌匾设置混乱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为主要内容的市容整治工程。更新规范牌匾800个,清理占道摊点320个,清除乱贴乱画1500处。五是实施硬化工程。完成硬化道路4条,2.86公里。六是实施给排水工程。新建排水管线4483延长米,新打自来水深水井1眼。七是实施电讯电力线路改造工程。改造城内通讯线路1.2公里,电网10公里。八是实施精品小区工程。完成世纪大厦、旺宇大厦、教育信息综合楼等一批高层楼宇和林业综合小区、公务员小区等精品住宅小区建设,总面积9.3万平方米。完成以行政审批中心、客运站、幼儿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公益设施建设,面积达到6650平方米。

六、资源与环境保护

耕地

年末常用耕地83477公顷,其中:旱田41297公顷,水田42180公顷(不含兴隆林业局所属林场、岔林河农场)。

林业资源

全县有森林面积41.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3%,活力木蓄积量4000多万立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45公顷,至年末全县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000公顷。乌龙国家森林公园1个。黑龙江省乌龙狩猎场1个。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0余种,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树种10余种。

矿产资源

全县已开发现矿产为27种。探明储量有8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6种。

水资源

全县水资源比较丰富,河流纵横,池沼棋布,松花江沿境123公里,纵有浓河、乌拉浑河、大古洞河、岔林河、西北河、小古洞河六大水系,池沼275个,总水面26667公顷,养殖水面6667公顷。地表水年平均河流量4.85亿平方米。全县共有小型水库12座,有820座小塘坝。封冻期蓄水量1510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0万立方米。全年降水量580.5毫米,比上年减少89.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