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通河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2-05 哈尔滨市通河县统计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柳编制品        件        1250        -84.9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349        20.2

豆奶粉        吨        1305        -10.5

自来水        吨        450000        7.1

水晶工艺品        件        430        -70.0

大米        吨        64220        -13.3

锯材        立方米        13230        82.9

中成药        吨        114        21.4

肉类产量        吨        2077        -46.2

出口材        立方米        13230

建筑业

建筑业持续发展,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全县共有建筑企业5户,全口径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159万元,比上年增长3.7%。

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县实施了”九八“工程和农村”八二“工程。全年在建工程25项,通河镇新修白色路面17条,全长10070米。新铺设排水管线3880米,供热管线1600米,地下通讯管线3500米。津通公寓、旺宇大厦、世纪大厦为代表的沿江7座高层楼建设进展顺利,2006年可望建成。新修通河镇乌鸦泡镇白色路面10公里,铧子山、二龙潭旅游白色路面17.2公里。清河镇、浓河镇新修白色路面3613米,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新修白色路面16786米。

贸易和市场价格

城乡消费品市场不断繁荣活跃,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趋于平稳。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0862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13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县消费品零售额41129万元,比上年增长7.9%;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6884万元,比上年增长6.2%。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58071万元,比上年增长4.7%;餐饮业完成8714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消费品零售额为7838万元,比上年下降23.1%;非国有经济完成消费品零售额为60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3.1%。

消费结构出现新变化。全县吃的商品零售额31401万元,比上年增长6.2%,占全部零售额比重46.2%;穿的商品零售额17388万元,比上年增长7.2%,占全部零售额比重25.5%;用的商品零售额15407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占全部零售额比重为22.7%。

市场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趋于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3%,总水平比上年下降4.6个百分点。其中:八大类价格指数,三升五降,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分别比上年上升0.4、4.5、1.0个百分点;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通讯类分别比上年下降10.8,4.4,6.7,0.9,0.6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邮电业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4583万元,比上年增长17.8%。

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完善,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县实现货运总量920千吨,比上年增长7.5%,实现货物周转量78003千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0%,其中公路运输实现货运量892千吨,比上年增长7.0%,完成货运周转量71600千吨公理,比上年增长7.8;水运实现货运量28千吨,比上年增长27.3%,完成货物周转量6403千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9%。

邮电通讯业持续增长,互联网用户增势强劲。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042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全年发送信函7.3万件,比上年下降26.3%;特快专递9842件,比上年增长0.3%。全年完成通信业务总量3326万元,比上年增长6.6%。城乡电话用户(固定电话、小灵通)65176户,比上年下降1.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4197户,比上年增长0.4%。程控电话入户率74.8%。互联网用户2883户,比上年增长55.0%。移动、联通业务总量2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6.0%,电话用户42800户,比上年增长41.6%。

金融保险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992万元,比上年增长108.0%。

金融稳健运行,居民储蓄快速增长。截止12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实现159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实现131248万元,比上年增长11.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4144万元,比上年下降8.4%,其中农业贷款12168万元,比上年增长212.6%;工业贷款431万元,比上年下降95.4%,商业贷款4149万元,比上年下降19.3%,粮食贷款93665万元,比上年下降5.9%。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截止12月末,全县拥有各类保险机构2家。全年保费收入3463万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人身保费收入344万元,比上年增长50.2%;人身保险费收入3119万元,比上年增长30.0%。全年保险赔款和给付765万元,比上年下降22.1%。其中:财险赔付260万元,比上年上升12.8%;人寿险赔付505万元,比上年下降26.2%。

旅游业

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在完善现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建设铧子山、二龙潭、乌龙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景观。同时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增强服务功能。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了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达10万余人次,旅游业实现综合收入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岔林河漂流被评为全省十佳漂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