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通河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邮电通讯业持续发展。完成邮电通讯业务总量5354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71万元,比上年增长9.8%;电信业务总量2354万元,比上年增长20.1%;移动电话业务总量2229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县居民住宅电话36826户,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城市住宅电话10700户,比上年增长5.6%;农村住宅电话26126户,比上年增长23.9%。城乡电话入户率达到67.3%。移动电话用户20700户,比上年增长38.0%。 六、贸易和物价 随着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第三产业,特别是商饮、服务业的发展,城乡消费品市场异常活跃,商品销售持续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994万元,比上年增长2.8%,按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026万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3%。按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485万元,比上年增长0.9%;餐饮业零售额3154万元,比上年增长44.7%;其他行业零售额9355万元,比上年增长1.8%。按经济类型看:国有零售额12743万元,比上年增长0.3%;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24.5%;非国有零售额39251,比上年增长3.7%,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75.5%;其中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3359万元,比上年下降4.5%;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6.5%,个体经济零售额26537万元,比上年增长5.3%,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51.0%,其他经济零售额9355万元,比上年增长2.5%,占全部商品额的18.0%。 各类商品零售中,吃的商品零售额24485万元,比上年增长2.6%,占商品零售总额47.1%;穿的商品零售额13984万元,比上年增长0.5%,占商品零售总额26.9%;用的商品零售额10025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占商品零售总额的19.3%;烧的商品零售额3500万元,比上年下降6.3%,占全部商品零售总额的6.7%。 市场消费价格出现下降趋势,各类消费品价格有升有降。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0.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1.0%,扣除鲜菜、鲜果总指数上涨0.5%,全年消费品价格指数下降0.5%。在消费品中食品类下降3.2%,衣着类下降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1.7%,交通、通讯工具上涨1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类上涨3.5%,居住下降2.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政收入完成5777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国税收入1380万元,比上年增长2.1%;地税收入1716万元,比上年增长14.0%;财政局收入2681万元,比上年增长24.5%。财政支出16118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金融运行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4303万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8951万元。比上年增长2.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9140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农业贷款3798万元,工业贷款8388万元,商业贷款5892万元,粮食贷款113003万元。乡(镇)企业贷款503万元,中长期贷款8449万元。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保费收入3023万元,比上年增长92.3%,其中:财险保费收入516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寿险保费收入2507万元,比上年增长125.4%。支付各种赔款565万元,比上年下降18.6%;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269万元,比上年下降42.8%;人寿险赔付金额296万元,比上年增长32.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两基”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复检。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9所,在校生12485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274人,初中在校生11211人。高中毕业生399人,初中毕业生2498人。高中招生465人,初中招生3057人。初级中学入学率100%。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18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0人。小学校108所,在校生1161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6%。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2033人。中、小学生控辍率达到1.58%和0.02%。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科技进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43%。全县共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机构及网点146个,从事科技研究人员707人。今年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20多次,培训2万多人次,展示科技成果15项,印发科技信息200余条,发放各种科技书刊资料5000多册,投入科技扶贫资金2.5万元,推广农业新技术21项,覆盖面达98%,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65万亩,覆盖面达95%。全县落实高产攻关田30万亩。 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由上年22户发展到24户,年产值达51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4.3%,利税1231万元,比上年增长820.7%。三站兴凤山特禽繁育养殖项目被省、市定为科技攻关项目。 九、文化、卫生、体育和旅游 文化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产次120场,观众4万人次。群众文化艺术馆1个,举办辅导班15次,参加人员350人次。乡、(镇)文化站8个,县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2.4万册。乡、(镇)图书馆5个,藏书量1万册,流动书刊1万册。电影院1个,共放映100场,观众2.5万人次。县级档案馆1个。 广播电视工作稳步发展。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0%,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各1座,2.3千瓦发射机3部,0.3千瓦调频发射机1部。卫星地面站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全民健身活动和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全民运动会,全民中、小学生春季环城赛、“亚明杯”信鸽赛、职工篮球赛、拔河赛、乒乓球赛、中、小学生冰上运动会。二00二年九月派员参加黑龙江省体育局举办的黑龙江体育先进县乒乓球赛,载誉而归。在百万青年上冰雪活动中成绩显著,有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上冰雪先进集体,3所中学被评为市级上冰雪先进集体,有20人分别获省、市级先进个人。 竞技体育稳步发展。二00二年在尚志市举办哈尔滨市少儿田径运动会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我县争得了荣誉。 旅游业实现零的突破。我县与黑龙江日报社合作开发的岔林河漂流项目及清河西北河漂流项目,干流总长分别为91公里和74公里,现已正式投入运营,填补了我县旅游业的空白。接待游客7万余人,实现综合收入500多万元。拉动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迅速发展。大通河景区以完成道路勘测设计;二龙潭景区完成了建设用地预留规划及环湖勘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