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郑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5 郑州市新郑市统计局

邮电通讯业高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168万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93万元,增长12.3%;电信业务总量13775万元,增长31.6%。年末市话用户达43301户,农话用户达68722户,移动电话48652户。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330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工商税收15043万元,下降4.8%;农业四税1202万元,下降3.1%;企业所得税6331万元,增长65.3%;国有资产经营收益1865万元,增长97.8%;专项收入2288万元,增长27.5%;其它收入2186万元,增长27.7%;基金预算收入1415万元,下降4.2%。全市财政支出33273万元,增长10.4%。其中,各项专款支出4671万元,下降28.0%;各项行政事业费20193万元,增长14.2%;政策性补贴支出92万元,10.8%;专项支出2293万元,增长26.0%;其它支出4959万元,下降60.5%;基金支出1065万元,增长9.0%。

金融运行正常。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6418万元,增长18.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1769万元,增长17.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52068万元,增长2.1%。

八、科技、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组织实施了科技攻关、科技开发与推广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6项,培育和发展科研技贸机构15家,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300万元。工业技术创新“2351”工程和农业“1122”科技示范工程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获得较大发展。全市各类教育学校达到269所,班级总数3496个,在校学生数142925人,毕业学生数32322人,教职工数8014人。在上级举办的学科竞赛中共获各种荣誉137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1项、郑州市123项。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化。高中段教育发展较好,大专上线人数1331人,上线率71.5%,居郑州市县(市)区首位。体育工作成绩显著,学生体育达标面100%,达标率90.6%,优秀率78%,被评为“河南省体育达标先进县(市)”。在国家、省、市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银、铜奖牌78枚,培养出国家一级运动员1人。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好成绩。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19‰,死亡率为5.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5‰。计划生育率达到99.6%。年末全市总人口613873人,其中,农业人口465132人,占75.8%;非农业人口148741人,占24.2%(统计口径)。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0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41元,比上年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6元,比上年增长10.8%;职工人均工资7919元,比上年增长10.1%。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保险方面,共拨付养老金2353万元,确保了全市3781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工伤保险方面,共征收工伤保险费27万元,按规定进行了工伤医疗待遇支付;失业保险方面,共有34800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参保率达96%;医疗保险方面,参保人员达19650人,目前已开通10家定点医疗机构,顺利完成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网络结算系统。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共确定城乡低保对象1733人,全年共发放保障金76.2万元。其中,农村低保对象632人,年保障标准为650元,全年发放保障金41.1万元;城镇低保对象1101人,月保障标准140元,全年发放保障金3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