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郑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9年,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围绕一个中心,突出四个重点,抓住一个关键,实施一个机制,落实四项保证,实现两个确保”的总体工作部署,高奏加快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竞争创业,实干干实,经受住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考验和挑战,并且取得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显著成就。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运行态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过核算:全年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1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43.7亿元,比上年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万元,比上年增长8.1%。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财政形势较为严峻。 一、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总体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一年来,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目标,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粮食生产战胜了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实现总产量28.03万吨,属我市历史上的高产年。其中夏粮总产14.17万吨,秋粮总产13.86万吨。全市良种覆盖率达100%,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2.6万亩,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突破。蔬菜产业化稳步推进,发展以香菇、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68.76万平方米,节水莲菜2000亩,创汇蔬菜1.1万亩。大枣种植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大枣产量29640吨,比上年增长8.5%,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造林绿化事业继续发展,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100公顷。完成林业育苗90公顷,四旁植树60万株。 畜牧生产持续发展。在今年畜禽市场波动频繁、价格疲软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年畜牧业生产仍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村达105个,千头以上养猪场10家,万只以上养鸡场12家,并培育出银发饲料公司、丰羽家禽育种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对全市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年末全市机械总动力45.36万千瓦。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机械化耕作面积完成55.5万亩,机播面积完成55.3万亩,机收面积完成40万亩。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28845吨,比上年增长15.6%。农村用电量1197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打机井496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1.35万亩,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1999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扣除烟厂则为9.9亿元,比上年增长21.2%;规模以下及个体工业增加值亿23.9元,比上年增长12.3%。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市工业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明晰了企业产权,规范了企业运作,增加了企业发展后劲。全年启动停产企业13家,累计盘活资产1.36亿元,重组破产企业6家,规范股份制企业46家。韩都药业集团成功兼并广东湛江制药总厂,实现了企业跨地区联合经营。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主要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了1.6个百分点。积极实施科技进步战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扎实有效。全年建成技改项目33个,庆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增塑剂,科技含量高,畅销市场;大泽炭素制品有限公司新上的高功率增炭剂和石墨电极两个技改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我市以烟草、医药、化工、建材、食品、电力为龙头的工业生产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壮大,工业运行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市内工业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1999年,市内主要工业实现利税3.0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市内主要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0.4亿元和1.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5.1%和28.7%,产销率达到95.4%。市内主要工业企业有14家亏损,亏损面11.6%,亏损企业亏损额1689万元。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5亿元。其中,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增加值0.4亿元。全年房屋施工面积30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7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受大气候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999年,全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比上年下降15.4%。其中,制度口径投资9.6亿元,比上年下降15.4%,扣除烟厂因素增长1.2%。制度口径投资按建设性质分,基本建设投资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更新改造投资0.1亿元,比上年下降92.7%;房地产开发投资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他投资2.4亿元,比上年增长0.3%。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基础产业投资增长较快。1999年,在市属及以上投资项目中,第一产业投资0.2亿元,比上年下降66.5%;第二产业投资3.0亿元,比上年下降50.8%;第三产业投资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重点项目建设完成较好。全市15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140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116.0%,13个项目已经完成了全年建设任务。 四、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商品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0%;餐饮业零售额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制造业零售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农业生产者3.0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他零售额1.2亿元,比上年下降75.4%。 各种商品货源充足。全年商品购进总额达22.5亿元,商品销售总额28.7亿元。 对外贸易下滑。全年出口创汇81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7.8%。 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83971人次,其中海外游客7401人,国内游客976570人。全市旅游收入达到50462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04%。旅游创汇收入达337万美元。 五、物价 市场价格持续走低。1999年,我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8.7%,物价水平比上年下降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9%,物价水平比上年下降1.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6.3%,物价水平比上年下降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