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密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5 郑州市新密市统计局

新密市统计局

(2009年3月9日)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齐心协力,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合力拼搏,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首战告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健康平稳运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新密市生产总值(简称GDP)完成3210271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580万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241053万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899638万元,增长10.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958元,增长11.6%。

产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2:68.6:29.2变化为2.2:69.8:28.0。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完成增加值2260553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4%,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其中非食品价格水平上涨2.3%,服务价格水平上涨0.3%,工业品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水平上涨5.9%。从八大类看:食品价格上涨11.2%,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5%,衣着价格上涨4.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居住价格上涨5.2%,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0.1%。

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2008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66293人,比上年下降0.7%,其中农村从业人员312421人,城镇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12593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41279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24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51人, “4050”人员就业803人,占郑州市下达下岗失业职工“4050”人员再就业计划800人的100.4%。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05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5%。

二、农业

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9580万元,比上年增长4.0%。粮食总产量205937吨,比上年的199706吨增长了3.1%。夏粮生产克服暖冬、春旱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生长较好,夏粮总产量99137吨,比上年的94630吨增长了4.8%。秋粮播种时期轴由于干旱,播种较晚,对秋粮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中后期墒情较好,田间管理到位,取得了较好收成,秋粮总产量为106800吨,比上年的105076吨增长了1.6%。

2005~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粮食 198603 205443 199706 205937

夏粮 93989 101439 94630 99137

秋粮 104614 104004 105076 106800

油料 8032 8859 9885 9466

花生 5661 6024 7353 6668

油菜籽 2135 2420 2293 2526

芝麻 236 415 239 272

棉花 77 61 57 69

蔬菜 97394 137098 143560 154400

水果 9899 9067 11240 11884

肉类总产量 22730 23484 15681 17164

猪牛羊肉产量 18203 18937 10946 11921

禽蛋产量 24648 25621 21874 23465

牛奶产量 11138 11006 16280 1780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54670公顷,较上年的55780公顷减少了1110公顷。蔬菜、水果和棉花产量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7.6%、5.7%和21.1%;油料由于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也相应的比上年减少了4.2%。

全年肉类总产量17164吨,较上年增长了9.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1921吨,较上年增长了8.9%;禽蛋产量23465吨,较上年增长了7.3%;牛奶产量17800吨,较上年增长了9.3%。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74375千瓦,比上年增长0.9%;农用拖拉机5951台,比上年减少153台;农用运输车6267辆,比上年减少400辆;农村用电量66532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减少3.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144214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1663600万元,增长15.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21613万元,增长34.1%;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500019万元,与上年持平;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972462万元,增长2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8579万元,增长10.2%;私营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60927万元,增长34.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26987万元,增长21.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236613万元,增长13.5%。分行业看,全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506031万元,增长2.2%;造纸及纸制品业完成增加值323852万元,增长13.8%;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60376万元,增长19.4%;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003万元,增长69.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49360万元,增长26.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增加值480614万元,增长6.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平稳。全年原煤产量2045万吨,下降5.0%;纸浆311万吨,下降15.8%;机制纸及纸板275万吨,增长5.7%;耐火材料制品633万吨,增长1.6%;水泥106万吨,下降53.1%。

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094193万元,增长22.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970829万元,增长31.7%;实现利税1223274万元,增长26.8%;实现利润881021万元,增长25.9%。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4%。

全年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1095万元;竣工产值为18343万元;竣工面积为238937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3048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3339万元,增长25.4%。

城镇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1056923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煤炭、耐火等支柱行业投资增速均保持在35%以上。第三产业中的技术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民间投资完成1309705万元,增长24.5%,占城镇投资的比重达95.4%;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增长47.6%,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4.6%,比上年增长0.7个百分点。企业自主筹资能力增强,在城镇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1312281万元,比上年增长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