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密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5 郑州市新密市统计局

全年全市科技三项费用达774万元。组织实施科技项目57项,其中郑州市级以上29项。全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3个。转化重大科技成果4项。申报专利736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所占比例达到70%,申请质量明显提升。

十、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科技、科研机构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7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电视台6座,广播电台1座。全年接待演出团体12个,演出戏曲歌舞35场。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举办了戏曲晚会、民间文艺汇演、灯谜竞猜和书画展等春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参加了郑州市第十届“盘鼓闹春”大赛,获一等奖。在全市303个行政村放映电影3636场,达到了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举办了新密市中小学生署假才艺展示活动。组织新密市豫剧团、超化吹歌和平陌村盘鼓秧歌队参加第十届亚洲艺术节,受到观众好评。开展纪念“九·一八”优秀抗日电影展播周和“红色十月”中外优秀影片展播活动,放映电影40余场。对文化市场实施了“打黄扫非”集中行动和新闻出版专项整治活动三次,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增建保护组织,完善保护网络,新发展文物保护组织12个、业余文物保护员38人,完成了12个乡镇262个行政村2269个自然村文物普查工作,复查文物点200处,新发现文物点250余处,对文物实施了有效的保护。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87个,其中医院14家(综合医院11家,中医院1家,专科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14家;妇幼保健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家;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家;健康教育所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1家。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453张,增长4.5%;卫生技术人员2751人,增长1.9%;医生1056人,增长0.09%。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到637341人,参合率为97.69%。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据3%人口抽样测算年末全市总人口766982人。计生部门全市人口出生率9.58‰,死亡率4.37‰,自然增长率5.21‰,政策生育率93.79%。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88元,比上年增加903元,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20元,比上年增长 9.1%。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3.3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4平方米。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7.2%。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生活耐用品:洗衣机104台,电冰箱91台,空调机50台,生活用汽车7辆,摩托车79辆,彩色电视机130台,热水器22台,固定电话53部,移动电话248部,家用电脑8台,摄像机4架,照像机23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1元,比上年增长18.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956元,比上年增长13.4%,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25.5%。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1平方米。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生活耐用品:摩托车15辆,家用汽车17辆,洗衣机103台,电冰箱84台,彩色电视机141台, 家用电脑51台, 组合音响26套, 摄像机11架, 照相机38架, 钢琴5架,其它中高档乐器9件,微波炉38台,空调器122台, 淋浴热水器70台,消毒碗柜16台,健身器材12套,固定电话60部,移动电话211部。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41279人,比上年下降2.4%,其中企业单位从业人员20465人,下降9.0%;机关单位6793人,增长0.9%;事业单位14021人,增长6.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103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企业单位19616元,增长12.4%;机关单位23766元,增长19.5%;事业单位22006元,增长10.2%。

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709人,比上年增长5.7%,其中:企业单位33603人,机关事业单位18979人。离退休费社会统筹人数11964人,比上年增长7.0%,其中:企业单位6972人,机关事业单位4992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1124人,比上年增长14.4%,其中企业单位30645人,机关事业单位18490人,私营个体198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012人,比上年增长4.3%,其中企业单位23006人,机关事业单位16006人。享受失业保险人员10187人,比上年增长6.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30862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53222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8400人。民政救灾共发放救灾款132万元。全年为在乡复员退伍军人发放生活补助费584万元、解决医疗费66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522户4514人,共发放保障金647万元,农村居民低保对象10228户21204人,共发放低保金1349万元。全市“五保”对象2442户2560人,共发放保障金499万元。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17个,全年筹措资金540万元新建农村敬老院2所,扩建4所,新增床位200张,床位数达1458张,收养1033人。

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工作圆满完成。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环境监测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共取得各类监测数据15000余个,完成双洎河六个断面常规监测80次,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12次,发布空气质量周报48期;完成40家锅炉、34家耐火企业治理、3家煤矿企业验收监测、建设竣工项目验收监测48家,编写验收报告125份;完成污染源总量监测任务510家(次);完成排污申报监测1100厂(次)。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8315万吨,排放达标率为100%;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7796吨,排放达标率10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580吨,完成削减任务;烟尘排放量10074吨, 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46.1万吨,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100%。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19平方公里。

据《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59%;据《200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河南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1%,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在《2008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未显示有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数据;据初步测算,新密市2008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3%。

注:1、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总量按现价计算,为初步统计数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各专业篇幅文字、数字由各专业统计提供,业务科综合编写。

3、年度统计数据以上级统计部门认定的统计年报和经济普查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