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济南市章丘市统计局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36.4%;实现利税总额53.8亿元,增长24.4%;实现利润总额31.8亿元,增长28.4%;完成工业增加值134.1亿元,增长25.0%。

工业产销保持同步快速增长。在统计的4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8种比同期有不同程度增长。改装汽车、发电量、服装、化学农药等重点产品保持了50%以上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43%,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发展较快。华电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77.4%,海尔比上年增长58.5%,大化比上年增长47.8%,日月化工比上年增长47.0%,供电公司比上年增长39.4%,中集比上年增长224.1%, 2007年,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88家,比上年增加13家,实现销售收入257.7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56.8%。其中过15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过10亿元的达到2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多。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总数突破400家,达409家,居济南市首位。

对经济的贡献大。全年工业企业实现税收15.1亿元,增长30.94%,占全部税收的72.2%,拉动税收增长22个百分点。

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6家,同比增加14家,产值达到175.6亿元,增长44.7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5.32%。

建筑业发展平稳。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3.25 万人,增长1.18%。实现产值39.67亿元,增长15.2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8.35万平方米,增长3.76%;房屋竣工面积93.0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我市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总量平稳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质量和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9.45亿元,增长12.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9亿元,增长7.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61亿元,增长42.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94亿元,增长17.02%。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一、三产业投资比重有所提高,二产投资比重出现下降,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8:67:30.2调整为4.1:56.8:39.1,一、三产业投资比重同比分别提高1.3和8.9个百分点,二产投资比重下降10.2个百分点。二是工业投资结构呈“一降一升”可喜变化。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明显减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明显加大。全年城镇高耗能工业完成投资6.8亿元,同比下降61.6%,占全年工业总投入的比重也由上年的9.1%下降至5.6%;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0.4亿元,占全市的9.3%,比上年上升近3个百分点。三是投资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张型投资向内涵效益型转变。以新建项目为主的外延扩张型投资完成87.8亿元,同比下降3.6%;而以内涵效益型为主的改、扩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快速增长,完成107.3亿元,增长24.1%。

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需求旺盛。200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共完成投资16.9亿元,增长17%。全市销售商品房44.1万平方米,增长26.4%,其中:现房销售24.6万平方米,增长近1倍,占全部销售面积的56%;期房销售19.5万平方米,下降13%,占44%。

2007年,我市全力实施内资“311”计划,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招商选资新突破。全市新签约项目110个,合同投资额200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过亿元项目51个,总投资169亿元,占全部项目的84%;新开工项目95个,总投资172亿元,完成投资58.9亿元;续建项目148个,总投资330亿元,完成投资91.2亿元,合计在建项目243个,完成投资150亿元,引进资金6215.5万元,同比增长12%。上海宝钢、力诺集团、山东龙大相继落户我市。安莉芳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五、国内贸易

2007年,随着我市旅游业、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大学园区拉动作用的不断增强,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全年新增限上单位9家。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3.22亿元,同比增长18.13%。其中: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91.61亿元,同比增长15.8%;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29亿元,增长39.03%;其他行业零售额4.32亿元,增长6.5%。

市场建设步伐加快,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随着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市商业网点日趋增多,专业市场集中化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香港街、鲁信明珠服装市场、绣水如意商业城和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相继开业运营。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居民购物日趋方便。

旅游业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凸显。2007年,我市旅游业快速升温,拉动了旅游购物和餐饮销售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市新的消费增长点。百脉泉、明丰、千禧龙等星级酒店的发展壮大为全市住宿餐饮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学园区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大学园区大学的陆续招生,增加6.2万人的休闲、购物、餐饮等消费能力,据测算大学园区消费可拉动我市城区消费增长2个百分点。

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市场份额占整个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地位。2007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实现92.35亿元,占到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的近八成。

六、对外经济

2007年,我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等改革政策带来的挑战,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发展较快。

出口总值大幅增长。2007年全市完成外贸出口1.94亿美元,同比增长45.6%。全市拥有进出口权企业95家,其中有出口实绩的企业79家,比上年净增5家。出口市场扩展到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的33个国家。贸易方式更趋合理。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2.3%,比重达到78%;加工贸易出口增长30.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吸收利用外资平稳发展。2007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家,合同利用外资1.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058万美元,增长20.9%。较大规模项目有了新的增加。在新批准设立的12个项目中,总投资过500万美元的项目有6个,其中过千万美元的项目有3个。

劳务合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全市累计外派人员300多人。

七、社会事业

交通环境改善,运输质量提高。四条框架路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绣江路改建工程实现东半幅通车,省道321线改建工程、黄河乡至高官寨镇公路改建工程竣工通车,省道102线改建工程完成沿线拆迁。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涉及全市20个乡镇,受益村庄176个,受益人口21万人,村镇道路硬化率达到98%,有效解决了农民“行路难”问题。济莱高速公路章丘段建设工程建成通车,有效改善了我市沿线乡镇的交通环境,推动了明水开发区大型企业的物流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市南部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公交环境改善,出租客运档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4路、6路、8路线路调整延伸,更新出租车50辆,新型出租车已达 140辆。建成黄河、辛寨两个乡镇客运场站,投资1000余万元在开发区建成1处功能齐全的综合服务中心。年末,全市营运车辆保有量达1.9万辆,公交车77辆,公交线路8条100公里,公交站点150个,年载客4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