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4 济南市章丘市统计局

邮电通信平稳发展。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收入6101万元,增长6.8%。年末电话交换机装机容量27.65万门;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24.09万户。

保险业发展迅速。保险业务收入30236万元,增长35.3%;保险业务支出10723万元,增长48.06%。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市实现旅游开发建设投入5.2亿元,泉水、园林、生态、文化、宗教、休闲多元化旅游框架日渐成熟。济南植物园成功承办山东省第二届园林绿化博览会,并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百脉泉大酒店、文化中心迈入三星、二星级旅游饭店行列。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9.4亿元。

城市园林特色凸显。全市累计完成园林工程总投资4482.6万元。确立了“三轴、四带、五楔、九线、十二园”的绿化建设中长期规划,道路绿化规划水平进一步提升,地方特色凸显。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文化馆(站)21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年播出电视剧70部、6200集,电影325部,在省电台发稿170篇,中央台发稿12条。全市有线电视入户净增8525户,数字电视用户净增1957户。

体育事业取得好成绩。获济南市以上运动会奖牌69枚。其中:金牌45枚,银牌16枚,铜牌8枚。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扶持力度加大。全年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已批准4家,济南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已批准16家,高新技术产品18个。扶持十大创新项目资金138万元,8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80万元;奖励33项科研成果研制人员14.6万元,奖励专利发明人和实施转化单位20万元。列入济南市科技攻关计划6项,难题招标计划2项,成果转化项目6项,拨付资金240万元。列入省攻关计划6项,成果转化项目1项,富民强县项目1项。争取资金180万元。全年实现专利申请577件,授权132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用于“两免一补”的资金达到3113万元,全市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6%;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9.44%。中小学校舍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资金已到位538万元。重点实施了三项工程建设,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又有四个乡镇(街道)以高分通过济南市教育工作示范乡镇验收。

卫生事业有新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全市20个乡镇(街道)有79.6万农民参加新农合,筹资800余万元,农业人口覆盖率达98%。村级报销点微机网络化管理全面启动。全年全市共报销73.57万人次,补偿金额3100万元。卫生机构改貌和设备升级步伐加快。70余处新建卫生所开工,67处完工,整修卫生所76处。实行了八类疫苗的免费接种,共完成各类疫苗接种18.95万人次,基础疫苗接种率95%以上,迎接了世界卫生组织脑膜炎/脑炎监测试点项目的调研,受到了卫生部及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的高度评价。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社会保险扩面4079人,参保人数净增3022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单位447家,参保人数达到6.3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2亿元,为全市10079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及各项待遇1.3亿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52家,参保职工2.4万人,收缴养老金1.32亿元,为6036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金1.36亿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达到6.4万人,收缴农村养老保险金130万元,确保了3628名达到退休年龄农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险参保单位215家,新增参保职工2765人,参保人数达到4.63万人,征缴医疗保险金6050万元,支出医疗保险金4311万元;失业保险参保单位达到387家,参保职工5.5万人,收缴失业保险金3249万元,发放失业救济金75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企业286户,参保职工4.4万人,收缴工伤统筹金1170万元,支付工伤保险待遇1038万元。

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共为51户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下岗职工办理了营业执照,免收登记费、工本费、管理费,共计41.35万元。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6915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45人,“4050”困难群体就业4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2.6%以内。劳务输出16879人。培训职工1.01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2100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685人。

八、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加强对重点能耗企业的监管,基本形成了上下协调的节能目标责任体系。对12家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能源利用监测。在重点行业分别针对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四个方面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进节能工作全面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关闭了章丘市大星水泥厂、济南鲁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明水集团明泉水泥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单条立窑生产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5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值4.3亿元,综合利用各种废渣157.5万吨,同比增长7.66%,享受国家减免税2411.64万元。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其中煤矸石、粉煤灰、锅炉炉渣等大宗工业废渣当年利用率达到了100%。13家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形成了44800万块标砖,加气混凝土砌块50万立方米的年生产能力。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节能项目,共申报省节能、节水项目四个,其中圣泉集团申报的玉米秸杆项目,入选为山东省100个节能重大示范项目,已获得省节能扶持资金300万元。埠村煤矿获节能专项补助资金20万元。积极推广节能“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重点推广了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和变频及节电技术等节能工程。在华明水泥成功推荐了高压变频设备,实行合同能源管理,节电效果非常明显,月节电达6万KWh,节电效益4万余元。

生态市建设积极推进。落实污染治理重点,提升环境质量。对610家企业分两期实施综合整治。加强水泥粉尘、煤电二氧化硫环境监管。顺利完成了鲁建等3家水泥企业单台立窑生产线的拆除。全市4家电力企业全部采用静电除尘方式配套建设脱硫控硫设施,实现了烟尘、二氧化硫的达标排放。组织编制垛庄、曹范等8乡镇环境优美乡镇规划,开展了60个生态文明村(居)建设工作。全面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建设成果,对107家石材加工企业进行整治,正大明泉等4家社区被评为济南市级安静居住小区,章丘中学等3所学校被批准为省级“绿色学校”,海尔电机、雅博色彩获AA级信用等级企业称号。顺利完成60余家企业的锻造窑炉安装调试,明泉化肥终端水处理工程已进入调试运行。加强水环境治理。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