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2005年,济南经济开发区新建、改建高标准道路11条,总长30公里,已全部通车,并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辐射区域达到20平方公里。大学园区长41公里的1-6号路全部建成通车,长13.6公里的中心区支路工程完成,施工路面48万平方米,铺设沥青3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500余盏,建成大型桥梁6座,埋设各种专业管线298公里。安置小区建成住宅152栋,面积75.4万平方米。9所高校一期工程135栋、153万平方米的教辅设施以交付使用,入驻学生4万余人。 五、国内、外贸易、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批零贸易业零售额32.1亿元,同比增长19.4%;餐饮业零售额5.4亿元,同比增长10%。个体私营继续保持强劲增势,个体私营实现零售额36亿元,增长18.5 %。 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173个,实际利用内资41亿元,同比增长116.2%,投资过亿元的36个,过千万元的79个,其中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国内500强企业3家。 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全年我区新引进批准外资项目5个,合同利用外资536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0倍,实际利用外资4396万美元,同比增长450.5%,完成出口创汇52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6%。 旅游市场全面启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今年我区接待中外游客106万人次,景区直接收入达到8500万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比去年增长15.2%和24.1%。 六、 财 政、金 融 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全区大地域财政收入实现5.55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36亿元,可比增长25.4%。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2679万元,比上年增长48.6%,营业税6295万元,增长53.3%,个人所得税552万元,增长10.7%。全年财政支出4.99亿元,增长26%。全年完成税收总额4.3亿元,增长28.4%,其中工业税收2.18亿元,增长35.6%。 200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8.9亿元,比年初增长3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9.4亿元,比年初增长16.5%;各项贷款余额为27.8亿元,比年初增长16.5%,其中农业贷款完成9.23亿元,比年初增长19.2%。 七、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5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在校生65843人。普通高中10338人,其中职业中学1438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6372人,小学在校生3769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100%。今年高考考入大学1469人,其中本科833人。全区特殊教育在校生280人,增加59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突破。全年累计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5项,市级28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学技术奖1项。专利申请量达到82项,专利授权量达到38项。有5个优秀专利产品获得国家、省级展览会奖项,其中金奖3项,优秀奖2项。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量达13.4万册(件);档案馆1 个,馆藏量达4.7万册(卷)。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27000户;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和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9%。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卫生系统职工164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70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823张。全年共接待患者63.67万人次,治愈率为55%。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近五年来,在市级以上比赛中,共获金牌70枚,银牌81枚,铜牌47枚,向上级输送优秀人才19人。 八、城建、运输、邮电、环保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今年以济南经济开发区、驻济高校新校区、现有城区、农高区、五峰山旅游度假区五大片区为核心,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济南经济开发区投资1.2亿元,建设8条道路,全长17.3公里。大学科技园已有10所高校入驻大学科技园,在校师生近7万人。峰山路拓宽改造、文昌路翻修改造、莲台山路北段、灵岩路南段等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大大改善了我区的道路状况,提升了城市形象。 交通运输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区乡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494.2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387万人次,增长25.3%,货运总量181万吨,增长35.9%;客运周转量9669万人公里,增长37.4%,货物周转量11800万吨公里,增长35.3%。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2005年全年完成农村公路路面改造209公里,128个行政村新上了水泥(沥青)路,7.8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邮电通讯业再上新台阶,通信条件日趋完善。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1847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643万元,增长19.9%,电信业务收入5904万元,增长16.5%,移动业务收入4300万元,增长31%。年末电话实占容量达142936门,比上年末增加11686门,增长8.9%。 环保工作取得新进步,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2005年,城区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城区累计建成烟尘区控制面积为6.8 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城区悬浮颗粒物、城区二氧化硫年均值为 0.056和0.032毫克/立方米,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 九、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单位213个,参保人员14069人,共征缴养老保险费4728万元,为3032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保险4703万元。全区共征缴失业保险费360.4万元,为123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225.9万元。2005年底,全区有3244名城镇低收入人口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有3194名农村人口享受农村低保。今年全区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500多名五保老人的医疗保险金列入财政预算。全年共向300余户特困群众发放救助金20多万元,向150名特困家庭中小学生和30名大学生发放救助金30多万元。 社会保障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投资180万元对5个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增加床位100个,改扩面积2000平方米,改善了老人的居住环境,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投资150万元新建了一处民营老年公寓。此外,我区福利企业发展平稳,全区7家福利企业,创利税350万元,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残疾人事业有新的进展。2005年为56户残疾人家庭修建了房屋。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8例,手术全部成功;语训聋儿14名,配装助听器13台,基本解决了全区0-7岁聋儿的康复问题;为残疾人免费装配假肢14名,有20多名肢体残疾人长期进行肢体训练,全年为残疾人配置各种矫形器18件;我区共有4000多名残疾人在活动中受益,使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