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莱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国内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2.7亿元,增长16.5%。其中,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8.6亿元,增长17.6%;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4.2亿元,增长15.5%。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零售额保持稳定增长。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70.1亿元,增长16.4%;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6亿元,增长17.3%。各种类型经济零售额全面增长。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实现零售额11.4亿元,增长18.5%;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60.7亿元,增长16.4%。 邮政、通信和交通运输业 邮政通信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4亿元,增长5.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645万元,增长5.1%。年末电话装机容量38.7万门,增长37.2%,固定电话拥有量26.85万部,增长5.2%,其中住宅用户22.27万部,增长17.9%;移动电话拥有量32.45万部,增长1.3%,其中小灵通用户3.84万部,下降18.4%。年末互联网用户3.39万户,增长99.7%,其中家庭用户2.75万户,增长92.3%。 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52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1987.9公里;高速公路53.8公里。铁路通车里程68公里。全市各类汽车拥有量40977辆,增长12.1%。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8406辆,增长39.2%,当年新增私家车5187辆,增长16.1%。全年公路旅客发送量1028万人次,增长2.0%;公路货物发送量1090万吨,增长2.3%;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02万吨,增长24.7%。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7亿元,增长13.9%,其中住宅投资4.5亿元,增长1.8%,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79.4%。商品房屋施工面积95.9万平方米,增长13.6%,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33万平方米,下降37.1%。房屋竣工面积40万平方米,增长20.1%,其中住宅30.4万平方米,下降3.8%。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42.5万平方米,增长21.4%,实现商品房屋销售额8亿元,增长35.6%。商品房现房平均销售价格为1871元/平方米,增长11.2%,期房平均销售价格为1867元,增长1.5%。 二、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企业改革深入推进。2006年,我市对土产公司和莱州供销社、粮食收储管理中心及所属企业、烟台大丰轴瓦厂及所属企业共8户企业予以批复改制,涉及资产总额25719万元,安置职工756人。对前几年改制留守企业和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或停业多年的25户企业实施了破产和清算,妥善安置职工1100多名。其中工业口的电线厂等16户企业予以清算关停;草艺品总厂等4户企业予以直接注销移交;流通口的食品厂、坤翊公司、粮贸公司,教育口的粉末冶金齿轮厂,开发区的味精厂进入破产程序。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新增6507人,净增3100人,参保单位累计达到975户,职工72465人;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员284人,参保单位累计达到303个,职工18318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累计为27.8万人,参保率为78%。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69612万元,增长19.7%。其中,企业五项基金征缴40113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征缴23573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征缴5926万元。年内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50641万元,增长15.9%,发放率100%。 国内合作 国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全年引进市外境内资金29.75亿元,增长13.4%。对口帮扶工作继续推进。定陶(烟台)工业园区首批进园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的登海种业定陶种子加工中心项目已全部竣工,并投产运营;第二批进园项目——定陶华郦工艺品有限公司主体竣工,即将投入运营。 对外经济 引进外资成效明显。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05项,合同外商直接投资6.77亿美元,增长29.2%;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99亿美元,增长15.7%。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企业达到309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54亿美元,增长39.3%。其中,出口5.46亿美元,增长37.3%;进口10.8亿美元,增长50.6%。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完成4.12亿美元,增长34.5%;加工贸易出口完成1.34亿美元,增长46.6%。从出口产品看:工艺品出口6146万美元,增长27%;刹车盘出口10441万美元,增长20.9%;石材产品出口6297万美元,下降7.2%。从外贸市场看:对亚洲市场出口18260万美元,增长19.4%,占33.4%。其中对日本出口4036万美元,对韩国出口9033万美元,分别增长13.1%和11.5%。对欧洲市场出口14485万美元,增长58.1%。对美国市场出口15510万美元,增长34.5%。 旅游产业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旅游建设总投入2.3亿元,增长1.2倍。拥有四星级旅游饭店1家,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旅行社6家。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5万人次,增长63.5%。其中,国际游客7800人次,增长2.4倍。实现旅游总收入5.6亿元,增长51.4%。其中,外汇总收入156万美元,增长2.3倍。 民营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年末,全市私营企业累计注册3437个,增长4.3%。其中当年新注册515个。累计注册资金44.64亿元,增长38.5%;从业人员7.68万人,增长14.3%。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16497户,增长11.8%。注册资金7.38亿元,增长17.8%;从业人员5.37万人,增长21.6%。初步核算,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7.1亿元,增长30.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5.64亿元,增长53%。 三、城建环保 城镇建设 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城市道路:开工建设了北苑路、永安北路、云峰北路;改造了三城线、光州路、外环路、文泉东路、文化东路、东苑路、莱州路等7条道路。新建硬化道路9.3万平方米,摊铺养护道路18万平方米,铺装人行道4万平方米,安装道边石和蘑菇石花坛7.5万米。园林绿化:完成了市区7条改造道路和雕塑公园、明珠广场等四处绿地广场的绿化配套,栽植大树500余棵,乔灌花木60余万株,新增绿化面积92公顷。市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178.4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312.4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204公顷,绿化覆盖率38.6%。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城市照明:完成了市区7条改造道路的亮化配套,新上灯饰1296盏;对建新街、鼓楼街、府前东街、府西街和城区中小学校门前的灯光进行了改造。市区道路装灯率为94%,亮灯率为99%。 小区建设稳步推进。年内新开工建设了华旗观海城、金运小区、金辉家园等3个小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33.3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7.87万平方米。奥城国际、百大商厦等高层建筑顺利推进,莱州北路、光州路沿线的新华书店、百大商厦、金辉家园等重点改造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创建省级文明工地3个,烟台市级文明工地20个,烟台市优质结构工程30个,竣工验收合格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