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莱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社会福利与救助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强化。全市共有农村敬老院17家,总床位2300张,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574名,集中供养率由上年的60%提高到81.3%。拥有福利企业37家,安置职工2182人,其中残疾职工1005人。 社会帮扶救助体系日益完善。全市“爱心捐助”活动共募集资金1210万元。“爱心超市”为1819人次发放救助卡806张,资金9.1万元。为农村1.02万名五保户、低保户、病灾困难家庭和重点优抚对象垫付15.3万元参合款;为病灾户发放救灾款76.7万元;资助4211户城乡贫困家庭187.41万元;资助106名上大学的困难学生19.95万元;资助2177名高中及以下贫困学生114.48万元。全市4564名优抚对象共发放抚恤补助金1496万元,为510多名优抚对象报销医疗费43万元,为城市498名、农村7159名低保对象分别发放低保金71万元和260万元。城市低保标准由过去的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6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过去的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1200元,低保比例达到1%。 五、人民生活 人口发展 人口总量基本保持稳定。年末,全市户籍户数为27.66万户,人口86.02万人,增长0.22%。其中,非农业人口36.99万人,下降1.28%。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24万人,增长13.2%。全年出生人口6326人,人口出生率为7.35‰,下降1.2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67‰,下降0.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0‰,下降0.45个千分点。 劳动就业 就业和再就业机制不断完善。年末,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岗职工9.2万人,增加1.3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056元,增长18%。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4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35万人,实现市场统筹就业1.5万人,鉴证劳动合同2.1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以内。 年内共有2419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78%。帮扶“4050”结成“手拉手”对子370人,帮扶上岗350人。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200个,安置上岗161人;开发企业非公益性岗位1300个,失业职工再就业2419人,其中“4050”等困难群体再就业760人。全市共有2837人享受免税费优惠政策,减免税费117.4万元,享受三项补贴115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3.8万元。 生活水平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4元,增长14.9%。其中,工薪收入10782元,增长7.3%。人均消费支出9938元,增长18.0%。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256元,增长15.5%;居住消费支出1449元,增长40.3%。恩格尔系数为32.8%。人均居住面积29.12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居民拥有洗衣机104台、电冰箱104台、彩色电视机126台、空调机82台、家用电脑26台、移动电话222部、摄像机4架、家用汽车6辆。 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6320元,增长14.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35元,增长5.5%。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360元,增长4.7%;居住消费支出509元,下降18.3%。恩格尔系数为31.4%。人均居住面积31平方米,增长0.3%。年末,百户农民家庭拥有洗衣机68台、电冰箱93台、汽车5辆、固定电话81部、移动电话69部、彩色电视机112台、空调机11台、电脑8台。 注:1、本公报所列数字为初步统计数据,待正式年报编制完成后,以年度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