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莱州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互配套、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7所,床位数2164张,比上年增长12.4%。卫生技术人员2344人,增长0.9%,其中医生1150人,增长3.2%。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市新规划农村卫生室873个,乡村医生数1219人,农村卫生室年内已验收合格498个。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市拥有表演艺术团体2个,艺术表演场所3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全市有线电视到达户数17.2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100%,专线杆路830杆公里,电(光)缆长度1830公里,地面卫星接收站12座,其中系统内7座,有线电视可同时接收29套节目,比上年增加2套。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1年,市体校向省市输送体育人才43人,参加烟台市比赛9项,获得4项团体第1名,2项团体第2名,3项团体第3名;在由中华武校组织发起的中、美、意三国散大争霸赛中,以5:2的成绩战胜对手,市学校的声誉扬名国内外。以全民健身为核心的群众体育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全市广泛开展以推广全民健身大秧歌为主线的“千村万场”体育活动,共举办比赛活动12次,参加人数1.4万人。年内争取无偿资金10万元,在教育路小区建设4条全民健身路径,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十一、人口、物价、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减缓。2001年末,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总人口868967人,比上年减少3089人,全市男女性别比1:1.02。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3647人,比上年增加5042人。全年出生人口6766人,其中男性3516人,女性3250人;人口出生率7.77‰,比上年上升1.2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80‰,上升0.34个千分点。 消费价格略有回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6%,其中食品为100.5%、衣着为103.5%、医疗保健为107.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为102.5%、居住为102.4%。 城市居民收支持续增长。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0元,比上年增长5.2%。全年城市居民消费支出5093元,增长0.4%。其中食品消费1706元,衣着消费938元,分别增长2.7%和9.1%;医疗保健消费256元,居住消费351元;分别下降3.4%和21.5%,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2平方米,增加4.0平方米。 农村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8元,比上年增长3.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42元,下降18.6%。其中交通和通讯消费171元,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265元;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6.4平方米,增加2.7平方米。 劳动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在岗职工6.6万人,比上年降低3.9%;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1亿元,增长10.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657元,增长13.9%,首次突破万元大关。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末达到1.1万人,增长3.3%,生活费收入2343万元,增长21.2%;平均生活费收入2074元,增长12.7%。 社会福利和救助工作成效显著。全面推进福利事业与救助事业的社会化,实现了社会救助制度化、网络化和经常化目标。2001年末,全市福利院16个,床位1032张;年内福利企业达到41个,安置残疾职工959人。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限额以上工业为全部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