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南京市高淳县统计局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建石臼湖北路段等六条市政道路,完成人民广场扩建工程;123省道高淳段完成路基工程,小花大桥、双湖公路二期建成通车。220KV古柏变电站增容扩建改造、35KV城北输变电站工程竣工投入运行,淳东灌区续建配套六期完成主体工程,城西污水收集系统工程竣工投入运行。

工业园区载体建设步伐加快。县开发区更名为“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开工建设新区管理服务中心,新建标准厂房13.2万平方米,已落户企业120家,投产62家。淳溪机油泵、阳江服装等特色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

五、内外贸易

批发零售市场继续得到拓展。围绕边贸中心发展定位,加大了商贸推进力度。百货大厦、五星电器、华润苏果天河路店、肯德基相继开业,渔需物资一条街、苏果苏宁大卖场等商贸重点工程进度加快,新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连锁农家店142家。200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2.65亿元;餐饮业4.95亿元;住宿业0.30亿元,其他行业0.38亿元。

市场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完成天河农贸市场扩容改造,消费日趋旺盛,全县共建成综合、专业市场15个,成交额3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对外贸易有所发展。2006年,全县出口创汇额达到949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2%。全年协议注册外资1.4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8.1%。实际到账外资34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6%。完成对外劳务营业额50万美元。

六、运输邮电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发展。2006年,全县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全社会运输业增加值14.45亿元,同比增长25.8%,水运业继续保持了较块的发展速度,拥有在运船舶1252艘136万吨,完成营业收入20.56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拥有公路营运车辆1753辆;完成客运周转量32225万人公里;完成货运周转量850724万吨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266公里;年末内河通航里程162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7822万元(全社会口径),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6300万元,增长18.6%,邮政业务总量1522万元,增长17.4%。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13.61万门,新增0.75万门,增长5.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31万户,新增1.08万户,其中:城市住宅电话用户2.29万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7.49万户;年末小灵通电话用户4.7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6.20万户,新增0.87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6524户,其中:宽带网用户6524户,且家庭用户占了90.3%。

旅游业开发力度加大。精心制作新版?高淳旅游地图?;开通高淳品蟹旅游专线;瑶池山庄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银林山庄成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6亿元。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迅速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13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7%。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188万元,增长20.0%,其中:地方税收完成52516万元,行政性收入完成2599万元;中央上划收入完成37257万元,基金收入为17155万元;全年财政支出98860万元,比上年增长18.0%。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基本建设拨款8753万元,增长15.5%;支援农业生产支出5199万元,增长30.4%;教育、科技三项费用为10625万元、574万元,分别增长17.2%和下降22.7%;行政管理费8130万元,增长23.6%。

金融业运行态势良好。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8.46亿元,贷款余额32.5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4.91亿元和2.42亿元。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8.44亿元,比年初下降1.1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2.66亿元,比年初增加4.31亿元。信贷结构得到优化,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19.77亿元,比年初下降1.1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0.45亿元,比年初增加2.31亿元。全年现金收入累计为202.36亿元,现金支出累计为209.34亿元,累计收支轧差净投放6.98亿元。

保险市场平稳发展。保险费收入达到147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其中:财产险收入3652万元,增长2.1%;人身险收入11120万元,增长7.1%;赔付额3618万元,比上年增长67.6%,其中财产险1838万元,增长15.7%;人身险1780万元,增长2.1倍。

八、社会事业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布局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湖滨中学建成并投入使用,拥有普通中学17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拥有小学34所,教学点21个。全县普通中学、小学和职业中学在校人数分别为25992、22567、2922人,分别比上年减少3096、1569人和增加390人。拥有幼儿园50所,在园幼儿人数为7969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4.2%。

科技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2006年,我县共有53个项目列入市以上科技发展计划,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1项,共争取上级科技项目经费2048万元。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5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5家;全县高新技术产品67个,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12个,省级24个;全县专利申请量达210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24个,实有床位1078张,共有卫生人员14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41人。全年诊疗总数为103.64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业进展顺利,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得到加强,完成8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组建工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参加人数达28.32万人,参保率为94.8%。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加快,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9%。

文化广电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县共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3万册;博物馆1个,接待参观人数12万人次;开展送电影进社区入乡村活动,全年放映电影2140场,观众133万人次。组建高淳县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共拥有有线广播电视用户8.8万户,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7%。大力实施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双入户”工程,发展用户7000多户。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和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均为10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6年,在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羽毛球、跆拳道、武术等比赛中,我县取得三金一银二铜的较好成绩。群众体育活动红红火火,成功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比赛以及第五届女子象棋比赛和沿固城湖风光带万人健身徒步行等活动。拥有全面健身工程3个,80个行政村列入“万村健身工程”实施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