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基础(公共)设施投资保持去年的强势增长,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年共完成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投资17.9亿元,相当于前三年完成基础(公共)设施投资额的总和。2003年大连开发区基础(公共)设施及城市建设呈现如下主要特点: 1、财政投入大幅度提高。2003年基础(公共)投资中财政完成14.0亿元,占全区基础(公共)投放建设总额的78.2%。为财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最多的一年。 2、以投资大项目为主,加大了交通方面的投资力度。投资超1000万元的工程项目就多达34个,完成投资9.23亿元,占全年基建投资总额的44.5%。其中用于交通方面的大项目主要包括:开工建设了东区1号路、1-1号路、3号路、10号路、海滨旅游路中段、化工西路、大孤山东路等近十条总长约30公里的主干道路;围绕进区投资项目开展了大规模场平和市政管网配套工程,完成了28号锅炉房续建和太平洋电子5.5万平方米厂房主体工程;完成了得胜、大李家村村通油路工程,新铺设沥青路面45公里。大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大连开发区城市功能的提升,加速了大连开发区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大连开发区已成为全国开发区中最具现代城市特点的区域之一。 3、区域大型公建项目成为投资的重中之重。湾里高中、青松小学、杏林小学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文化市场、人才市场、电子数据中心、档案馆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体完工,其中人才市场已交付使用。这些公建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为开发区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4、继续加大绿化和环境保护投资。2003年,栽植13万余棵大树,绿化18万平方米的草坪,对12个居民小区的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改造,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项目建设投资增长显著。2003年,全区项目建设投资完成28.9亿元,其中三资项目和内资项目投资全面增长,一改过去以三资项目为主的局面。其中,三资企业项目投资完成2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2%,内资项目完成投资6.79亿元,增长幅度高达75.9%,对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项目投资的拉动作用明显。在项目建设中,投资完成超过1亿元的有8个,投资合计12.96亿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45%。分别为蒂森克虏勃完成3.16亿元,罗姆电子完成1.95亿元,三洋压缩机完成1.83亿元,齐化化工完成1.44亿元,佳能完成1.2亿元,北良股份完成1.19亿元,高新生物完成1.11亿元,昭和电工完成1.06亿元。 房地产建设投资略有下降,但降幅呈现出逐月减缓的趋势。2003年,大连开发区房地产建设投资完成11.2亿元,同比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商品房销售价格稳中有升,销售情况明显好于前几年,商品房空置面积有所减少。其中住宅投资9.5亿元,占商品房投资建设的84.6%,表明住宅投资仍是开发区房地产投资的重点。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22家,共计10.9亿元,占开发区房地产投资总额的97.3%,投资比较大的有乾豪房地产完成投资2.1亿元,金湾实业完成投资1.6亿元,安盛房地产完成投资1.45亿元,开建房地产完成投资0.9亿元。 截至2003年底,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9.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商品房建设分别完成121.1亿元、345.7亿元、92.5亿元。 六、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成果显著。首先,加大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力度。2003年成立了第十高中,普通高中入学率为64.7%,高出大连市平均水平14.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0%,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考喜获丰收,一中的重点进线率和八中的本科进线率较往年均有提高,升学率达到100%。职业中专今年招生超过1500人,基本通过“全国示范性职业中专”评估。其次,进一步发展基础教育。新建了青松小学、杏林小学,学籍管理规范有序,已进入电子化管理试行阶段。校园网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大连开发区中小学办学设施标准”的编制工作。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教师计算机和外语培训,选拔优秀英语教师出国培训,同时面向全国选聘优秀教师进区执教,并和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承担了国家级实验课题“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创新实验”,建立教育区域网。大连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类型完备、功能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框架。截止2003年底,全区共有驻区高等院校9所,小学19所,初中10所,高中4所,职业中专1所,幼儿园34所。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大连开发区成功举办了“开发区之夏”文化体育周、“您好,抗非第一线工作人员”大型文艺晚会、“大连开发区西班牙?风韵?激情音乐舞蹈晚会”、“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首届五彩城国际狂欢节”、“韩国大邱高级女装展演”、“俄罗斯哈巴洛夫斯史艺术团大型专场歌舞晚会”等系列活动,不仅提升了区域文化品位和市民的欣赏水平,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大连开发区的对外知名度。组织了第六届“乒协杯”乒乓球比赛、全区羽毛球比赛、大连开发区第九届田径运动会等一系列体育活动,不仅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而且也展示了开发区体育运动勃勃开展的崭新气象和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 医疗卫生事业又有新发展。2003年,大连开发区进一步强化基础医疗建设,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包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医疗体系。截止2003年底,全区共有医疗机构110个(含诊所、卫生所),较去年增加12个,其中医院5所,较去年增加2所,防疫站1个,医院实有床位435张,比去年增加200张,卫生技术人员823人,也较去年有大幅度的增加。进一步巩固公共卫生事业,传染病疫情得到良好控制,全年接到乙类传染病报告共10种疾病,总发病率为192.4/10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04%。严格执行大连市孕产妇保健册运转程序,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有效降低了我区缺陷儿的出生率。2003年完成了3000名在园儿童和488名托幼园所的工作人员的体检,体检率达到100%,促进了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七、科技发展和信息化建设 2003年,大连开发区继续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力度,首次设立开发区重点研究开发计划,支持企业研究开发,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项目的扶持力度,为开发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