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0-02-04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2003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大连开发区)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大大连”战略部署,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化解“非典”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全区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主要指标达到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合

全区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经济增势强劲。2003年,大连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计划,全区生产总值实现300.2亿元,首次突破300亿,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可比增长25%,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4%,拉动经济增长0.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88.3亿元,可比增长24. 2%,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3.7%,拉动经济增长1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5.4亿元,可比增长21.9%,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2.8%,拉动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开发区中继续名列前茅。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3年,大连开发区完成地方综合财政收入15.3亿元,比去年增长18.6%,财政支出28.5亿元,增长36.6%。全部税收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33. 0%。

二、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3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1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7.6%。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8.2亿元,增长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2亿元,增长23%。

重点骨干企业的直接拉动作用突出。2003年,全区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12家,仅此12家企业就产生增量6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的62%。西太平洋石化增加炼量45万吨,实现产值1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佳能增加打印机和打印机暗盒生产,实现产值29.2亿元,同比增长19.8%;罗姆电子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值16.8亿元,同比增长67.6%;柯尼卡实现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32%;日清制油实现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22%。正是这些重点骨干企业支撑着开发区工业产值的高速增长。

支柱产业的优势地位确立,产业聚集度不断提升。2003年,石油加工、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仍对工业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了开发区突出的行业优势。全年石油加工业实现产值158.3亿元,同比增长22.7%,直接拉动全区工业6.9个百分点,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行业实现产值118.6亿元,同比增长12.6%,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3.6%。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产销衔接状况良好。2003年,全区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13.2亿元,比上年(现价)增长18.9%,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496.7亿元,比去年(现价)增长19.4%。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与上年持平。全区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2亿元,比上年增长38.3%。

三、投资促进

2003年,大连开发区继续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坚持“环境是生命”的理念,不断提高大连开发区在外商中的信誉度,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引资质量,招商引资呈现新的高潮,利用外资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实现合同外资(含增资)1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9%;实际使用外资5.96亿美元,同比增长60%。引进外资项目131个,办理增资项目57家,增加合同外资金额7.2亿美元。

首先,全方位、多渠道捕捉信息源,对重点大项目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提高了项目引进的成功率。全年新批外资项目投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8家,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2家。

其次,继续加强对日本和韩国的招商力度,对日、韩的招商引资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年新批日、韩项目86个,占全区新批项目的65.6%。

再次,针对2003年美国经济有所复苏的情况,灵活改变招商模式,充分利用中介,聘请专家和中介机构进行科学包装论证,全方位招商,取得良好成果。全年新批项目中,有6家投资额超2000万美元的美资企业落户开发区,其中以生产发光器件及芯片的高科技企业路美芯片科技公司投资高达1.5亿美元,成为大连开发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后续力量。

截至2003年底,大连开发区累计批准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712家,项目投资总额为140.92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00.2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5.49亿美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823.15万美元。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达322家,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有13家。

截至2003年底,全区实有各类内资企业5359家,注册资金462亿元。

四、对外贸易

内外贸市场的统一是中国加入WTO后的必然趋势。2003年,大连开发区继续推行贸易促进战略,不断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紧紧依托国内市场,对拉动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进出口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03年大连开发区进出口总额完成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出口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仍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全区外资企业完成出口额32.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值的91%之多;进口30亿美元,同比增长8.7%,进出口继续保持动态平衡。

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03年大连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出口13.5亿美元,占开发区出口总额的41%,同比增长24%,增速高于开发区出口平均水平。以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半导体器件等为代表的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额17.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占出口总额的54%。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保持贸易市场的多元化。2003年,大连开发区出口产品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到87个。仍以日本市场为主,对日本的出口17.22亿美元,占了全区出口总额的53%。其分布情况如下:

出口大企业的支撑作用依然突出。2003年,大连开发区的出口企业有286家,比去年增加45家,平均每家企业出口1144万美元。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2家,出口额27.78亿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85%之多。

五、城市建设

2    003年,大连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速增长。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全面增长,弥补了房地产建设投资略有下降的缺口。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31.8%。其中基础(公共)设施投资完成1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9%;项目建设投资完成2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5%;房地产建设完成投资11.2亿元,同比下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