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锦江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合 全区经济总量不断加大。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9.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0.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8.3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9.7%、13.4%和14.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3∶36.1∶63.6调整为0.2∶34.8∶65,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按常住人口计算,我区人均GDP达46434元,同比增长21.2 %。 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6.0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50.8%。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的11.7%,较上年提高 0.7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民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29.29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04亿元,同比下降27.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72亿元,同比增长2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3.53亿元,同比增长19.6%。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41.8%,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突破。2007年,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突出城乡统筹职能,创新土地管理制度,率先制订农用地承包经营权、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制度,建立了土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全面完成“198”区域16968亩农用地从农户到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流转,启动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土地规模经营成效初步显现。在涉农街道全面实施撤村建居工作,改革农村基层组织体制。完成了三圣“拆院并院”,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完成8个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区点位规划,开工建设5个,开工面积96万平方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了11个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剥离村委会经济管理职能,从体制与机制上解决新型集体经济持续发展问题,农村居民致富增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传统农业向休闲旅游业转型,“三圣花乡”景区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3355万元,实现增加值763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543元,比上年增长18.2%。全区无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生猪链球菌等疫病发生。 三、服务业、商贸和招商引资 服务业发展聚集新优势。立足锦江区情实际,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建设为主线,确立了“137”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和措施,大力实施“三个转型”,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新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全面展开青年路改造,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品牌推广战略,成功举办“2007中国(成都)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商贸业,顺利完成红旗连锁等一批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培育扶持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协助融资近2亿元。积极招大引强,306家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我区,其中有贝塔斯曼集团、英国恒安标准人寿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中环广场、香格里拉商务楼、时代广场等高档写字楼宇招商入驻率大幅提高,现代服务业聚集度进一步增强。引导西南泵阀、鑫泰新等7家生产型企业转型修建37万平方米总部楼宇,发展总部经济的承载能力得到增强。强化总部聚集,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和采购中心 50家,其中一汽(四川)专用汽车公司总部和中冶成工总部的总投资达10亿元。培育信息产业,启动了银海信息服务产业园建设。突出项目运营,万达广场、香格里拉大酒店、尚都服饰广场、伊势丹百货等重点项目成功开业,全年新增商业商务面积68万平方米以上,为现代服务业聚集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区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64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2.9个百分点,总量、增幅均位居五城区第一,比重占全市16.7%,占全市比重在五城区中最高。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工作目标,全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新办外商投资企业39家,引进市外资金85.63亿元;合同外资达到706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908万美元,出口创汇38550万美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发展。完成了红星路商业广场、红星路157号、染坊街和东大街1号、9号、10-3号等中央商务区内608亩商业商务以及金融地块的腾地工作。加快用地推出,红星路商业广场、攀成钢首批地块和东大街7号、8号等一大批商业地块成功上市拍卖。强化项目建设,群光大陆广场、仁恒广场、航天大厦等32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07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多年较快增长特别是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仍保持了一定增长。全年全区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214.5亿元,同比增长17.4%。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92.3亿元,同比下降6.2%;技术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4.9亿元,同比增长0.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107.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3.4 %,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0%。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2007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88.88亿元,同比增长13.8%。完成工业总产值113.88亿元,同比增长16.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5.01亿元,同比增长15.5%。 五、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管理进入新阶段。完成红星路商业广场、染坊街拆迁和青年路商圈道路整治。对150条街道的井盖、沟盖板、彩砖进行了维护。完成古卧龙桥等15条道路4920米下水道疏掏。完成道路建设22000平方米、排水管2000米。拆除违法建设12.6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101块、1.42万平方米。完成三环路锦江段绿带生态整治、水井坊片区整治工作,修建24.66公里盲道,完成75条街道无障碍改造,辖区道路好路率达到89.5%以上,完成出入城通道和23条中小街道绿化加密。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高质量实施小流域治污,对区域内7家排污工业企业实施了关停搬迁,其余10家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对600余户散居农户实施了“生态治污”,对226户农家乐实施了污水并管,完成了东光小区45处和秀水河、红庙子、砖头堰等11处排水户的雨污分流工作,新建雨污水管3.5公里,雨污分流总投资850万元。辖区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实现达标。全面启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创建工作,完成总量减排目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达84.6%,区域空气质量优良率及综合污染控制指数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一名。全面关闭区内定点屠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