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锦江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成都市锦江区统计局

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资源整合工作顺利实施,启动了城乡教育统筹工作,两乡小学教育划归区教育局管理,实施了两乡代课教师的清退工作。2003年末我区中小学校累计34所,其中:小学26所、中学8所。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小学生26053人,毕业学生4380人,毕业升学率100%;中学生在校5011人,毕业学生1623人,普高毕业率100%。专任教师达1837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365人,中学教师472人。3-5岁幼儿入园率达97.5%。区财政安排750万元专项资金,完成了2400平方米校舍排危工作。

2003年组织实施市及市以上各类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4项,其中,国家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3项、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5项;实施区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7项,其中,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项目12项、重点农业和社会事业科研项目15项。

2003年,我区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学习型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区广场文化活动”更加活跃,“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春熙放歌广场文化活动”被中央文明办列入“精神文明创建新方法10例”。

八、卫生、体育、人口

以非典防治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了突发性传染性疾病预防和应急机制,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工作运行机制,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医疗站的基层卫生网络,群众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区共投入非典防治专项经费860万元,未发生一例临床诊断非典患者和一例疑似病人,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2003年全区共有综合专科医院20家,床位3978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达3092人,其中医生1331人。全区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58.62/十万以下,四苗接种率97%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100%;新生儿入保率达100%。

2003年全区加快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全年建成32条全民健身路径,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活动场所。

2003年末,我区行政区域面积62.24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39.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74万人,农业人口4.27万人。2003年全区共出生1701人,死亡2672人,人口出生率4.35‰。计划生育率达97.19%,人口死亡率为6.8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9‰。

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民政事业

全区大力促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贯彻市政府93号令,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全区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7738人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000人;征集基本养老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金、生育基金、工伤基金、综合保险基金共计6647.68万元;发放基本养老金4824万元,社会化放率100%;制定实施了《成都市锦江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试行)》,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14.56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8.86万元;向388名学生发放帮困助学金28.95万元、164名贫困生发放书本费和杂费3.32万元,为381户特困残疾人家庭每户每月发放50元专项补助金,为31名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居民给予货币补贴;改善了580户直管公房住户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建成锦江社区教育中心;完成56个社区宽带信息网络主干工程建设;完成重点道路沿线村民饮用城市自来水工程2981户、11642人。

我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成为2003年全市唯一成功创建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我区在全市率先将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有8349名村民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770名村民参加了医疗保险,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

十、人民生活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的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291元,比去年增加2641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26元,同比净增492元;农民可支配收入4086元,同比增加259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3%和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