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慈溪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2007年全年出生8285人,死亡6664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1621人,自然增长率1.58‰。年末全市总户籍人口102.72万人,比上年增长6396人,其中非农人口为17.26万人,比上年增长6100人,总户数42.31万户,比上年增长10577户。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12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16.3%,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11.9%。城乡收入之比为2.21:1。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39.8%,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40.2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汽车25辆,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56.3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汽车6辆。 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完善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快构建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市人力资源交流中心如期完工,42个专业实训室建成投用,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1352个,5028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278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2.12%,城乡社会调查失业率3.08%。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参保人数分别新增5.03万人、2.09万人、1.05万人、6.89万人和10.75万人,出台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900余人和2.8万余人,同时城乡低保在动态管理下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新投放经济适用住房600套、人才公寓557套,42户城镇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933户困难群众得到住房救助,31.83万户家庭参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启动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开工建设畜禽屠宰加工中心,完善食品安全监测点72个,新建改建规范化农贸市场24个,我市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试点单位。重视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工作,努力保障猪肉、成品油等市场供给,对低收入群体实施价格补贴。加快发展养老养残服务,城区社会福利院建成投用,新增养老床位516张,9个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养残服务试点。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体帮扶信息平台,支持发展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市财政全年助困、助学、助老、助残等社会救助支出达到3396万元,市慈善总会发放善款3629万元。 十三、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城乡生态环境切实改善。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对新一轮城河综合治理作出全面部署。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市域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加快实施,镇级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全面推开,市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正式动工,46个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试点,329个村、社区通过庭院整治验收。加大环保执法监督力度,开展"百日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实行企业环保公开承诺、违法排污公开曝光和公开道歉制度,对528家环境违法企业依法作出处罚。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达到138个。扎实推进联合创建工作,我市顺利通过首批省文明城市复验。 节能降耗效果显著。2007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预计下降4.4%。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地下水、地表水等其他水资源在逐渐替代自来水,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取水总量8597万吨,其中利用地下水、地表水等其他水资源6161万吨,占71.7%。通过严格污染源头控制,加强污染整治力度,加快减排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我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初步核算,今年我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1.8%,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了11%。 注:①本公报所列2007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②本文使用的增长速度,除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以及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外,其余均按现价计算; ③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测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