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章水密岩至杜岙公路建设,横溪水库坝基加固、鄞县行政中心、宁波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高教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已有5所高校如期进入该园区。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不断发展,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全年投入公路建设资金1.18亿元,新建公路3.5公里,改建公路16.1公里,新建公路桥梁4座,修建危桥5座,姜山—陈婆渡公路已完成工程总量50%,天童—占岐隧道开工兴建。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858.9公里,公路密度为62.2公里/百平方公里,列全省前茅。行政村通车率100%。全年完成货运量1322吨,货物周转量126300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620万人,旅客周转量94597万人公里。年末拥有各种汽车15830辆,其中集装箱281辆。有各种机动船106艘。 邮电通信业加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06万元,电信局业务总量21824万元。年末农话交换机总容量27.79万门,农话到达户数19.85万户。电话普及率快速提高,年末电话总数达20.38万部,比上年增23.6%,电话普及率27.8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6.4%。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城乡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市区零售额12.68亿元,县以下零售额29.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15.0%。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37.69亿元,增长14.4%,餐饮业2.56亿元,增长5.0%,制造业0.59亿元,减少5.8%,农民直接零售1.59亿元,增长12.0%。个私经济继续扩涨,零售额达2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零售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61.6%上升到64.4%。新建农贸市场1个。年末全县拥有生产资料专业市场7个,各类集贸64个市场,市场总面积达32.42万平方米。全年商品交易成交额8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集贸市场成交额68.29亿元,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12.78亿元,分别增长6.3%和39.0%。 外向型经济逆势而上,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全年新签外商投资项目182个,比上年增加71个。总投资额3238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12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6%和68.7%。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1271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8%,其中自营进口29683万美元,自营出口9743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6.9%和52.7%。外贸公司、三资企业和生产企业出口齐驱并进,增幅均超过40%。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市场不断扩大,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55个。新增境外企业10家,年末在外劳务人员839人。 旅游事业迈开新的步伐,旅游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强。五龙潭风景区一期建成正式对外开放。成立了赛马娱乐公司。东钱湖风景区作为宁波市后花园,在反复研讨论证基础上,提高定位,建立了以市为主,县、市共同开发新建制,加快开发步伐。粱祝公园风筝节、五龙潭旅游节、东钱湖龙舟赛等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游客。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8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6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11.1%,旅游业务总收入达9.1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100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8.5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地方收入9.58亿元,比上年增长53.2%。预算内财政支出10.47亿元,比上年增长47.8%。 金融形势稳定,存贷款呈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4.24亿元,比年初增长25.6%,净增41.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61.01亿元,储蓄存款117.5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36.1%和18.8%。各项贷款余额120.27亿元,比年初增24.7%,净增23.8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00.39亿元,中长期贷款17.8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7.6%和100.6%。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承保额163.78亿元,其中财产险91.30亿元,人寿险72.48亿元。保费收入16235万元,已决赔款2785万元。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的发展。“双高”工程不断推进,高技术产品开发、高薪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其中海太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跨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实现了我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全年市级以上科研立项164项,其中国家级11家。在总立项中,新产品开发122项,成果转化8项,高新技术新产品8项。获市科技进步奖10项,省科技进步奖2项,获国家专利授权公告300只。企业与科技院校、客源院所合作、技术引进进一步增强。 科技队伍不断扩大,人才培养、引进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379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才197人,硕士、博士60名,年末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960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7096人。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九年义务制教育取得良好成绩,高中段教育逐步普及。全县有普通中学41所,在校学生38901人,职业中学21所,在学学生5341人,小学137所,在校学生6.4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20人,幼儿园247所,在园幼儿26041人,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1507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段比例为90.14%,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有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648所,成人中学16所,成人初等学校24所。教育条件不断改善,西增校舍面积7.1瓦平房米,建立校园网学校39所,体育场馆达标学校200所。田莘耕中学等7所中、小学顺利通过省示范学校评估。横溪、鄞江两镇通过市教育强镇评估验收。至今,我县的省、市教育强镇数达21个。我县被国家教育部授予社区教育实验县。教育质量继续提高,高考上线率为91.3%。共向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输送新生2820人,向中专技校输送新生882人。 九、文化、广电、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确定了建设文化大县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意见》,繁荣文化事业。儿童剧《我长大了》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在省群星美术书法大赛中获2金1银3铜的佳绩。基层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了姜山镇“东海明珠”创建工作。对文化市场实施集中整治,使文化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东钱湖石刻群和庙沟后、横省石牌坊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件保护单位。全年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县级图书馆藏书14.1万册。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入存率均为100%,收视质量继续提高。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年门诊总量287.52万人次。投入医疗器械购置费1847万元,购置万元以上医疗器械73件,投入基建经费6109万元,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县人民医院肝脏移植获得成功,并跨入三级乙等医院行列。以镇乡为单位初保工作全部达标。血吸虫病、丝虫病、碘缺乏病保持消灭、消除。有465个行政村推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有42.84万农民参加了合医合药的合作医疗。新建水厂1座,至年末共有水厂26座,日供水能力14.3万吨。自来水收益人口覆盖率96.74%,平均水质合格率92.34%。计划免疫、农村改水、防盲治盲、牙病防治、初保和爱婴等工作继续保持全国、全省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