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慈溪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文体队伍建设如火如荼,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各类文体队伍610支,总人数6000人。这些基层文体队伍常年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全市已建立15个单项体育协会、7个少年体校训练基地和48个学校课余训练点,体育人口已占总人口的39%以上。群众的业余健身意识大大增强,各项健身活动开始向家庭化、普及化方向发展。 卫生改革取得新进展。制订出台了加快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理顺和完善了卫生监督执法和预防保健体制,组建市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分院体制正在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扩大范围和品种,大力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行业竞争,民办协和医院动工新建。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以城区为中心、周巷和观海卫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和农村集镇五级组团的城乡一体化中等城市框架,随着中心城区行政区划的调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也已展开,为加快新一轮城市建设提供了更为科学和有力的宏观指导。“四横十纵”的市域道路网基本形成,基本做到了村村有公路。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25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集污干管总长达到14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30%;城市公交运行范围覆盖中心城区,周巷、观海卫等镇开通了公交车;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随着基础建设的有力推进,城镇形象日益改观,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显著提高,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开始向产品类型多样化、居住环境园林化、物业管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002年我市继续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年”活动,全市环境整治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先进镇(街道)不松劲,后进镇(街道)奋起直追,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环境整治成效进一步巩固。截至目前,全市已实行常年保洁的道路达4000多条,实行常年保洁的河道达1000多条,共配备保洁人员5000余名;全市各行政村已基本推行垃圾袋(桶)装化,建设垃圾中转站,兴建三格式无害化公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新增城镇绿化,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市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村级基础管理得到加强,计划生育“村村清”工作扎实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行了“一户一档”和市内流动人口“一盘棋”管理制度。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经验在全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研究会上作典型交流。全市计划生育符合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002年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7.64%。 全年出生7302人,出生率为7.25‰;死亡6367人,死亡率为6.32‰;全年人口自然增长935人,自然增长率为0.93‰。年末全市总户籍人口为1005802人,比上年减少0.25%,其中非农人口为148240人,比上年增长1.6%。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据城调队抽样调查,200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31元,比上年增长16.6%。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空调器92台,比上年增加6台;拥有微波炉33台,比上年增加3台;拥有家用电脑34台,比上年增加8台。据农调队抽样调查,2002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稳步上升,达6328元,比上年增长5.5%。 说明:1、本公报数字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