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慈溪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供电事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生产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的提高提供了保障。2001年我市全社会用电量达24.4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工业用电量为20.2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3.1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0%。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 2001年,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突破80亿元,达到8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消费品市场全面增长,规模商企零售由降转升。2001年我市消费品市场全面启动。个、私经济继续成为市场发展的领头羊,个体和私营商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了21.85%、20.2%。在个私商业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的同时,我市限额以上商业零售亦实现了由上年的负增转为微升,慈客隆超市的带动发展功不可没,其累计零售2.29亿元,比上年增长52.8%,尤其新近上市的慈客隆购物中心以其超大规模、琳琅丰富的商品、令人耳目一新的环境吸引顾客纷至沓来,给我市规模商企的发展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餐饮行业红红火火,家庭厨房逐步向社会转化。我市餐饮行业经过数年来的快速发展业已达到相当规模。2001年全市实现营业总收入7.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5%,而这一指标在1998年只有3亿元,仅三年时间就翻了一番多。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大幅回升,市场整体功能显著增强。我市拥有各种商品交易市场110个,其中亿元市场15个,拥有市场数量居宁波各市县之首。2001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回升速度加快,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总额达16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集贸市场整体功能不断增强,市场管理、服务机制日臻完善,一批专业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手段练内功、强服务、不断拓宽市场辐射面,并在激烈竟争环境下逐步成熟起来。 旅游业方兴未艾。全年全市各大旅游饭店接待旅客2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接待海外旅客7671人次,比上年增长23.9%。我市外出旅游人数快速上升,仅通过本市旅行社外出旅游的有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倍。 七、对外经济 2001年,一方面由于我市主要出口国美国、日本经济的不景气,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国家地区区域性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我市的一些出口产品提高了关税,使得我市工业品的出口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烤鳗、速冻蔬菜,长毛绒玩具等产品出口有很大下降。但我市政府在不利形势下,积极鼓励企业获取自营出口权,扩大出口面。同时,我市企业也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并积极寻找新的出口对象。在全国出口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我市出口依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期末,全市有自营出口实绩的企业已达273家,产品输出到五大洲135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出口百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有59个。我市出口产品已达45个大类、480只小类商品,其中出口超百万美元的大类商品有29只,轴承、插座、服装三只商品出口分别为8670万美元、7501万美元和4506万美元。全市共完成自营出口(海关口径)740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5%。 利用外资显著回升,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在世界经济发展趋缓的情况下,我市利用外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2001年,我市把招商引资放在重要位置,抓住机遇引进项目,促进利用外资快速回升,外资项目质量有所提高。2001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5个,比上年增加14个;合同利用外资100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1.9%;实际利用外资6018万美元,比上年48.3%。 八、财政和金融 2001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同时随着财税部门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我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共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988万元,比上年增长37.6%,其中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99675万元,比上年增长70.4%,地方级收入超过了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0%。财政收入增长呈现多税种全面增长的格局,主体税种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保持较高增幅,全市完成增值税102412万元,比上年增长11.9%,企业所得税40236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倍,营业税18858万元,比上年增长31.6%。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证。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首次突破10亿元,达106692万元,比上年增长59.9%。财政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保驾护航,确保了市委、市府对挖潜改造、技术创新等奖励政策的到位,大大促进了企业挖潜改造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后劲。科技三项费用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分别比上年增长44.4%和69.3%。 2001年我市各项存款增长迅猛。期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96.09亿元,比年初增加42.39亿元,增幅为27.6%。储蓄存款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12月末,全市储蓄存款余额为120.77亿元,比年初增加22.56亿元,增幅为23.0%。贷款持续大幅增长,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13.08亿元,比年初增加21.80亿元,增幅为23.9%。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增多,加大了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一些大企业、大项目得到了银行贷款的有力支持。加强对外向型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这一项新的信贷业务,对解决出口企业退税未能及时到账而出现短期资金困难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各银行重视对工业企业推广使用票据业务,增加银行汇票承兑和票据贴现,进一步满足企业短期资金需求,票据融资增势迅猛,12月末,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累计票据融资余额67301万元,比上年增加9164万元。 消费贷款增加较快。至12月末,全市消费信贷余额达到7559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0292万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为39393万元,比年初增加7463万元,汽车消费贷款为13751万元,比年初增加884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我市继续积极贯彻“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实施高新技术项目78项,科技计划项目195项,引进科技项目32项,获宁波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1项。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带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峻工,行业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有5只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国家经贸委“双优一高”计划,5只项目被列为国家计委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开发国家级新产品3只,宁波市级新产品68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全市国有及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达25.34亿元,占国有及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