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3 宁波市北仑区统计局

宁波市北仑区统计局

2007年2月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入推进“实力北仑”、“生态北仑”、“平安北仑”和“法治北仑”的建设,一年来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一、综合

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初步核算,2006年北仑区实现生产总值318.5亿元,按可比价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9.4%;第二产业增加值190.73亿元,增长15.3%,其中工业增加值171.73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121.81亿元,增长16.1%。一、二、三产增加值的比重为1.9:59.9:3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59.3%和39.5%。按常住人口(52万人)计算,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1252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6282元。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491个,实现4415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564名。召开洽谈会135场,提供岗位11.4万个,达成意向5.8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7万人,实现转岗就业8632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5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4%以内。

物价温和上扬。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1%;房屋销售价格上涨2.2%,涨幅比上年同期减少4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9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完成农业产值5.72亿元、林业产值0.14亿元、牧业产值1.75亿元、渔业产值1.5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3亿元。目前已经发展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50个,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全区农村实有劳动力18.16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3.24万人。全面实现了农村通等级公路目标,客运班车通村率达到100%,自来水通村率达到98%以上,农村垃圾集中回收率达到95%以上,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有102个村实行了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省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达到8个,市级环境整治村达到116个。“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工程圆满完成,连锁超市达到33家,便利店113家,放心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01.1亿元,增长25.1%。实现工业销售产值789.1亿元,同比增长26.1%。5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户均产值达到了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1亿元;全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共102家,比上年增加16家,其累计产值达到667.9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3.4%,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18家。2006年年产值超50亿元工业行业5个,分别为石化、钢铁、能源、交通运输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共实现产值42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3.5%;其中石化和钢铁2个行业产值超百亿元,分别为126.48亿元和101.96亿元,同比增长42.1%和49.9%。

工业效益大幅提升。全年实现利税总额72.02亿元,同比增长29.4%;实现利润总额50.45亿元,同比增长33.6%;亏损企业亏损额5.9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0%。全年全员生产劳动率为10.13万元/人,比上年增加了0.33万元/人;产品产销率达到98.5%,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9.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7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企业十一项评价考核224.07分,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7.3分。

建筑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9亿元。2006年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55家,比上年增加5家;年末固定资产3.24亿元,同上年持平;从业人员25269人,比上年增加552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2.5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9%;完成建筑业产值29.6亿元,同比减少5.2%;全年实现利润总额0.6亿元。全年建筑施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按总产值计算为13.43万元/人,比上年减少0.74万元/人。

四、投资和房地产

投资同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7.41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55.37亿元,同比减少13.2%。全年完成园区项目投资162.95亿元,较上年增长15.6%。内资单位完成投资71.12亿元,同比增长2.7%;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单位完成投资141.99亿元,略有下降。

房地产投资继续下滑。全年累计完成房地产投资14.47亿元,同比下降18.9%;房地产施工面积207.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7.9%。商品房屋销售面积54.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2.5%;其中预期销售面积37.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1.7%。商品房屋空置面积22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了13.58万平方米。

五、贸易和旅游

社会消费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37.54亿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73亿元。亿元商品市场成交额达到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

旅游业持续升温。全年共接待游客124万人次,同比增长78%;接待入境旅游者约6.93万人次,同比增长22%。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21%。全区现有旅行社7家,旅行社门市部6个,星级宾馆20家。

六、外经和外贸

利用外资稳定。2006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43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额20.8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50亿美元,同比减少0.5%;实际利用外资6.11亿美元,增长1.7%。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贸易进出口总额73.1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实现外贸自营出口总额38.7亿美元,同比增长34.1%。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5.66亿美元,增长47.2%;加工贸易出口13.02亿美元,增长14.2%,比重为33.6%,比上年同期减少5.9个百分点。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6.23亿美元,增长24.2%;高新技术产品4.84亿美元,增长29.8%;服装产品出口6.02亿美元,增长34.2%;纺织品出口3.80亿美元,增长34.7%;文教体育用品类出口2.43亿美元,增长20.6%。全年外贸进口34.37亿美元,增长12.8%。

2006年新办境外投资企业15家,全年共完成外经营业额2.1亿美元。

七、交通和通讯

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交通业投资额21.32亿元;区内公路里程数达到608.5公里(含村道301.3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2911万人次,实现旅客周转量105221万人公里;完成货物运输量3352万吨,货物周转量136204万吨公里。年末全区汽车拥有量达到30987辆,比上年增加6859辆,其中载客汽车22653辆,载货汽车8334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