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佛山市顺德区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国内贸易流通畅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1亿元,增长2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1.9%。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03.5亿元,增长21.9%;住宿和餐饮业58.5亿元,增长27.6%。从规模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96.6亿元,增长38.3%;限额以下(含个体户)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165.4亿元,增长15.7%。从零售商品分类看,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销售额中,全年石油及其制品类零售额21.5亿元、增长62.3%;汽车类零售额36.4亿元,增长24.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6.6亿元、增长143.1%。三类商品零售额合计占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的72.5%。

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054.49亿元,比上年增长46.6%。其中批发额850.94亿元,增长54.1%。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区旅游总收入39.51亿元,增长29.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69亿美元,增长33.0%。全年共接待过夜游客人数202.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外国人5.6万人次,增长65.7%;港、澳、台同胞26.54万人次,增长16.2%;国内旅客170.13万人次,增长15.9%。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35.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出口额96.80亿美元,增长13.2%;进口额38.86亿美元,下降4.2%。实现贸易顺差57.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38.48亿美元,增长39.7%;加工贸易出口58.10亿美元,同比增长0.2%。从出口主体看,三资企业出口71.8亿美元,同比增长7.7%;内资企业出口25.0亿美元,同比增长32.5%。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76.34亿美元,增长11.1%;服装及纺织品出口6.68亿美元,增长12.3%;家具产品出口5.80亿美元,增长30.3%。从出口市场看,美国市场出口24.37亿美元,同比增长25.2%;欧盟市场出口19.63亿美元,同比增长2.6%;港澳地区市场出口19.14亿美元,同比增长5.2%。全年顺德对美国、欧盟、港澳地区的出口额达63.14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65.2%。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7557万美元,增长23.7%;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24个,下降5.1%;合同利用外资56485万美元,增长17.8%。截至2006年底,我区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18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额58.24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3.84亿美元。我区现有外商投资企业1578家。

第一产业合同外资额1672万美元,增长近128倍;实际使用外资额17万美元,下降52.8%。第二产业合同外资额46668万美元,增长8.5%;实际利用外资31956万美元,增长16.2%。其中,工业合同外资额46130万美元,增长7.6%;实际利用外资31881万美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合同外资额8145万美元,增长63.7%;实际利用外资5584万美元,增长97.6%。

合同投资额前5位国家和地区是香港、澳门、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美国。实际投资额前5位国家和地区是香港、日本、英属维尔京群岛、德国和澳门。

八、财税、金融、证券和保险

税收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区实现税收收入158.20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国税102.80亿元,增长31.5%;地税55.41亿元,增长18.2%。地方财政收入58.70亿元,增长19.6%。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61.30亿元,增长10.1%。

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5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2.00亿元,增长11.5%。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77.26亿元,增长12.7%。

证券市场交易额增长迅猛。全区有证券公司6家。股民开户数11.9万户,比上年增长10.7%。全区证券市场股票交易总额78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79.1%。其中,买入393.38亿元,增长282.9%;卖出388.71亿元,增长275.3%。营业收入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5%。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区共有各类保险公司27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7.08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9.59亿元,增长33.7%;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7.49亿元,增长16.7%。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4.2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寿险业务赔款支出0.62亿元,增长4.7%;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3.58亿元,增长10.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区级工程技术中心64家,企业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3个。全年财政科技费用支出2.32亿元,增长10.5%。全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7833人,比上年增长3.2%。其中,高级职称2955人;中级职称19900人;初级职称74978人。名牌带动战略效果显著,2006年新增中国名牌产品8个,累计26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个,累计8个;新增国家免检产品22个,累计70个;新增广东省名牌产品10个,累计58个;新增广东省著名商标9个,累计49个。美的、格兰仕被纳入省重点扶持冲刺世界名牌名单,3个(美的、格兰仕、科龙)产品被商务部列入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出口名牌。已形成“中国家电之都”等5个区域品牌和“中国家具制造重镇”等10个镇域品牌。获科技进步奖98项。其中,省级8项;地市级30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7581项,增长19.4%;获专利授权4483项,增长18.3%。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全年教育总投资1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全区10个镇(街道)均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全区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8103人;普通中学59所,职业中学12所,小学172所,在校中小学生人数共230640人;幼儿园278所,在园幼儿52502人;成人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410人。适龄幼儿入园率为99.8%;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8.7%;高中毕业升学率89.5%;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60.0%。全区各类学校及幼儿园共有教职员工24352人,其中专任教师19675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强区建设扎实推进。举办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影响好的文化活动,专业文化品牌和区域文化品牌逐渐形成。全年财政支出文化事业经费2.40亿元,比上年增长61.2%;全区有文化事业机构14个,与上年持平;从事文化事业工作人员378人,比上年增长0.3%;艺术表演场所16个,与上年持平。有公共图书馆(含区、镇特级文化站)12间,与上年持平;总藏书量168.5万册,比上年增15.8%。电影放映单位16个,比上年增长23.1%。全年共发行《珠江商报》7281万印张、《顺德广播电视报》250万印张。全区有电视台、电台各1个,有线传输网络站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