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年财政支出医疗卫生事业经费1.53亿元,增长12.0%。年末拥有卫生医疗机构463个。其中各类医院25间;门诊所(站)434间。有病床5747张,增长10.8%;全区有卫生技术人员8816人,增长4.4%。其中,医生3694人,增长36.1%;注册护士3053人,增长19.1%。 体育事业欣欣向荣。全区共举办大型体育活动22场次,比上年增长10.0%;参加人数33万人次,增长6.5%。我区运动员参加各类体育竞赛获省级以上奖151项。其中,获世界级冠军2项;获亚洲级冠军2项;获国家级冠军27项;获省级冠军34项。 十一、市政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区市政基础设施投入15.71亿元,比上年下降7.2%。年末实有铺装道路总长度2398公里,比上年增长7.3%;年末实有铺装道路总面积1751万平方米,增长10.5%。城市下水道总长2140公里,增长6.9%。水厂综合生产能力173万吨/日,增长6.6%。供水管道总长度2362公里,增长4.5%。全年供水总量37700万吨,增长3.0%。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0.81万吨,增长3.1%。园林绿地面积3046公顷,增长3.8%。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498公顷,增长11.3%。现有公园402个,增长5.0%。建成区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31.3平方米。 全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5420万吨,其中达标排放量5272万吨,达标率达97.3%,达标率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工业粉尘去除量5448吨,下降27.7%;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5961吨,下降15.7%;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9266吨,增长68.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63.38万吨,增长20.4%;生活污水排放量11929万吨,生活污水处理量4699万吨,增长124.0%;中心城区大良环境噪声达标面积27.76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177747人,比上年增加14691人,增长1.3%。全年出生人口11133人,出生率为9.51‰;死亡人口6443人,死亡率5.50‰;自然增长4690人,自然增长率4.01‰;迁入人数13082人,迁出人数3354人,机械增长9728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收支同步增长。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291元,比上年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9988元,比上年增长7.0%。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008元,增长5.2%。城市居民人均居住使用面积37.55平方米,增长0.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使用面积63.28平方米,增长0.7%。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6.0%和32.69%,分别比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每百户城市居民汽车拥有量37辆。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区实行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508944人,比上年增长5.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585960人,增长4.9%;参加工伤保险519733人,增长6.7%;参加失业保险513364人,增长4.8%;参加城乡合作医疗783164人,下降0.4%。全区各级共有敬老院19间,比上年增加5间,入住人数2192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每月300元/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每月270元/人。募集社会福利基金4980万元;发放救济款6990万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10950户,受保人数28522人。 说明: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