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佛山市南海区统计局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年教育总投资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校舍建筑面积355.9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7%。现有普通中学7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113933人;小学228所,在校学生148468人。高中升学人数为6205人,比上年增长21.8%;高中升学率为78.48%,比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初中升学率为91.27%,提高1.47个百分点;小学升学率和学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

科技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全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共有科学技术人员54140人,比上年增长11.9%。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090人,增长15.1%;中级技术人员12586人,增长13%。

科技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取得成效。全年获国家级科技计划立项项目36项,省级科技计划104项,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0.6%。全区经批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个,省级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6个。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1%。

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全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为211068户,比上年增长56.8%;信息化综合指数为7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南海艺术节。2002年全区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4万件,其中在国家、省市获奖136件,在地市以上报刊发表的250件。区文化馆被评为广东省一级文化馆。全区企事业单位图书馆135个,乡村图书室101间,藏书量73万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影剧院41间。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医疗机构共有病床385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981人,其中执业医生1559人。到2002年底,全区共有15个省级以上卫生镇,其中国家级卫生镇8个。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全区体育健儿在市以上各项比赛共获142枚金牌;向上输送体育人才44人。成功举办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和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等大型赛事。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和“中国龙舟运动之乡”称号。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区共建成烟尘控制区10.54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8.09平方公里。城市空气质量和主要水源水质稳定,地面水水质达标率为97.2%,全年有352天空气质量污染指数在100以下,空气环境质量总体处于国家二级标准水平。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稳步下降。全区年末人口为1112528人,增长0.9%,其中农业人口738165人。2002年人口出生率为8.12‰,死亡率为4.8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9‰,分别比上年下降0.48、0.07和0.39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和5.1%。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52486元,增长12.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2%和41.3%,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5.5个百分点。

养老、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年末全区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38823个,参保人数401317人;参加失业保险单位2271个,参保人数139757人;参加医疗保险单位678个,参保人数52784人,其中退休人员8044人;参加工伤保险单位14627个,参保人数499020人。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