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佛山市南海区统计局

佛山市南海区统计局

2002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25.87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86.35亿元,增长10%。

市场价格在低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其中,食品类下降0.8%(粮食上升0.7%,干豆类及制品上升1.4%,菜类上升3.5%,糖类下降5.4%,肉禽及其制品下降0.1%,蛋类上升0.9%,水产品类下降4.2%,水果类持平;衣着类下降1.3%;医疗保健上升2.4%;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9%;居住类下降0.4%;服务项目下降1.4%。

国民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经营成本上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不够理想;需求结构性矛盾还未能有效解决,通缩持续;农民增收困难等。

二、农业

农业布局调整和农产品结构优化力度进一步加大。适度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增加蔬菜、花卉种植面积和鱼塘养殖面积,优质农产品比重达90%以上。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地位凸现。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4.21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加快水利堤防安全达标建设,全年完成水利工程150宗,工程费投入2.7亿元,完成土方243.23万立方米,石方19.61万立方米,混凝土10.81万立方米。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9.32万千瓦时,农村用电量48.53亿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1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产品产量增加;出口导向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型消费品生产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5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4.23亿元,增长17.8%。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37.5%;工业品出****货值增长22.8%。

扶大扶优扶强政策和抓质量创品牌战略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2002年出台的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奖励办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扩张规模,加强技术创新和争创名优品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1家,比上年增长19.4%,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03家,增长18.4%。有3个企业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10个企业产品荣获2002年度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16家企业产品荣获2002年度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02年底止全区取得标准认证的企业有600多家。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7.76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其中利润总额13.27亿元,增长63.4%。

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6.73亿元,比上年增长50.1%。单位工程施工个数1769个,增长64.7%;单位工程竣工个数938个,增长175.9%;全年实现利税总额18614万元,增长83.7%;其中利润总额10419万元,增长4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2年我区进一步启动民营资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共引进530多个项目,民营投资为主。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39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其中,国有单位基本建设投资5.06亿元,增长53.1%;国有单位更新改造投资4.93亿元,增长47.6%;房地产开发投资26.31亿元,增长12.4%;农村单位投资46.34亿元,增长79.7%;农村私人建房投资9.62亿元,比上年下降12.7%。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建设速度减缓,运输快速增长。全年交通建设投资5.66亿元,比上年减少29.8%;新建公路61.7公里,下降43.2%;2002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941公里,增长3.3%。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6.3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公路运输15.85亿吨公里,增长16.8%;水运10.52亿吨公里,增长19%。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12188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5.2%。

邮电通信业扭转上年业务总量下滑的势头,全年完成业务总量2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3.33万门,比上年增长3.6%;固定电话用户51.32万户,增长11.1%;移动电话用户79.95万户,增长24.3%。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为46台/百人。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接待过夜旅游人数为188.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旅游总收入25.6亿元,增长5.6%。

六、国内贸易

国内消费市场平稳发展。假日消费、汽车消费、会展经济、教育产业的兴起成为刺激消费的主要因素。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12.7亿元,增长10.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2.35亿元,增长7.4%;其他行业零售额10.91亿元,增长14.1%。全区共有批发零售餐饮业44660户,比上年增长4%。

七、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进口总额10.23亿美元,增长9.7%;出口总额17.57亿美元,增长18.4%。实现贸易顺差7.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亿美元。

在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6.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1%;加工贸易出口10.66亿美元,增长5.3%。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出口市场的拓展,对俄罗斯、中东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分别增长177.3%、82.5%和40.2%。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8%。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稳定增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829.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3.92亿元,增长1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3.22亿元,增长7%。

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全年保费收入10.75亿元,比上年增长50.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1亿元,比上年减少15.7%;人身险保费收入7.94亿元,增长109.4%。全年已决赔款2.12亿元,比上年减少8.1%。其中财产险已决赔款1.7亿元,比上年增长0.6%;人身险已决赔款0.42亿元,比上年减少31.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