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保险业不断发展。全年保险投保金额798.71亿元,增长2.3%,其中财产保险496.56亿元,机动车保险249.96亿元,人身保险34.92亿元。各类保费收入6.33亿元,已决赔款2.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19.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在建设广东现代化科技示范市的进程中,2001年全市国家级科技计划立项32项,省级科技计划立项94项。分别比上年增加3项和17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59.4亿元,同比增长51.8%。科技人员队伍进一步充实壮大。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84万人,其中高级职称947人,中级职称11136人。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年教育总投资8.77亿元,比上年增长5.2%,校舍建筑面积310.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2%。现有普通中学75所,在校学生114276人,增长14%;小学238所,在校学生148991人,同上年持平。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小学和初中升学率分别为100%和89.8%,基本同上年持平,高中升学率达78.1%,同比提高了4.4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同步发展。全市现有成教学校9间,在校学生数15841人,比上年均有不同幅度增加。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文艺创作活跃。年内成功组织举办“2001‘世纪之光’南海合唱大赛”,推动了企业文化和城乡文化的发展。2001年全市在地级市以上获奖或发表的文化作品219件。目前,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9间,藏书量68万册,影剧院41间,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台各1个,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 卫生事业巩固发展。全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启动“健康城市”工作,并成为国家爱卫会和卫生部试点工程。年末全市医疗机构拥有病床3627张,增长2.6%,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355人,增长2.7%。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进入高潮,竞技体育成果丰硕。参加市以上比赛共获金牌250枚,向上输送体育人才59名。年内还成功承办九运会武术散打比赛,市醒狮队参加九运会开幕式的群体精品表演获得极大成功。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保护进一步加强。城区建成区建立起“烟尘控制区”和“噪音达标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和主要水源水质稳定,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7.6%,大气中尘粒性污染物浓度减少。全年93%时间的空气质量污染指数在100以下,空气环境质量总体处于国家二级标准水平,城市区域环境噪音和交通噪音达到国家标准。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市总人口数1102237人,增长0.7%,其中:农业人口696673人,占63.2%,人口出生率8.6‰,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长率3.69‰,比上年下降1.42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352元,增长10.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142元,增长5.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46808元,增长8.6%。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单位42027户,共410919人,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100%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2350户,共151545人,参加社会工伤保险的单位14595户,共49518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