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宜兴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无锡市宜兴市统计局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面对新的发展要求、趋紧的宏观形势和社会转型时期集中显现的各种矛盾,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按照“一个高于,两个提升,三个建成”的工作目标,坚持以跨越发展为第一要务,强市富民为第一责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国民经济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创造了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提高,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经济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测算,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1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9230元,比上年增长15.9%,按现行人民币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3540美元。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均首次突破300亿元和3000美元大关。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7亿元,同口径增长24.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亿元,同口径增长37.3%。财政总支出21.7亿元,增长15%,一般预算支出13.5亿元,增长25.1%。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1.5%提高到11.9%。

农林牧渔业按照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市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农林牧渔业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农业经济出现了兴旺景象。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多种经营产值2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8.8%。全年粮食总产量33.04万吨,油料总产量2.7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8%和88.6%。

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全市已形成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0家,比上年净增4家,其中年销售0.1-0.5亿元的龙头企业29家,0.5-1亿元的龙头企业8家,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家;规模种植和养殖户继续扩大。全市农业规模种植户2306户,专业种植户3965户;规模养殖户4006户,专业养殖户4992户。生态农业建设不断加强。去年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6万亩、绿色食品3只、有机食品6只。建成昌兴生态科技、坤兴生态农业2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点。市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天一度假区成为首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0.37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5639台,联合收割机831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百渎港、殷村港等主要入湖河道进行了重点清淤,全市清淤河道170条,清淤土方271.5万方。

工业努力克服能源、电力和各种原辅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多种不利因素,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工业经济在保持去年以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形势下,今年各项指标增幅又创新高。一是整个工业生产始终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发展格局。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89.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股份制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较快,实现产值418.24亿元和79.47亿元,增速分别为23.1%和32.6%;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720.76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97.58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80.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9%。二是工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利税总额5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利润总额29.77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7.21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利润总额22.29亿元,比上年增长37.6%。三是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75.4亿元,可比价增长16.4%,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绝大部分保持较快增长。在列入统计的88个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累计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的有69个,占78.4%。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建筑施工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30%。工程质量稳步提升,优质工程数量保持稳定。全年获省优“扬子杯”奖5只,上海市优“白玉兰杯”奖1只,地市级“太湖杯”奖12只、“金龙杯”奖9只,有3只工程被中国金属结构协会评为金奖。

房地产开发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64亿元,比上年增长57.1%。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95.9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0%。房屋销售面积72.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6.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6%。房屋实际销售额13.51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住宅销售额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增速有所减缓但仍能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12亿元,同口径增长26.9%,增幅比上年同期减少43.8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0.33亿元、100.68亿元和31.11亿元,一产比上年下降75.5%,二产比上年增长55.3%,三产比上年下降18.0%;民营经济投资86.4亿元,增长2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5.4%,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完成投资46.67亿元,比上年增长97.6%。

重点项目建设强劲推进。2004年市定工业重点项目258只,完成投入6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1只和19.86亿元,其中136只项目已竣工投产。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市政、交通各项重点建设工程投入21亿元。“一山一水”等重点工程继续推进,宁杭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芜申运河绕城段工程快速推进。科技等各类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基本完成预定目标任务,推动了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通过积极争取,灵谷化工、共昌轧辊、江旭铸造、博大和一环的水处理等一批项目列入了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化专项计划,这些项目的实施既增强了相关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提升了全市工业的综合实力。

贸易和市场消费品市场延续了繁荣活跃的良好局面,节日消费和餐饮消费成为新亮点。全年实现流通销售总额21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实现流通销售利润5.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增幅高于上年2.2个百分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餐饮业完成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增幅高于上年3.9个百分点。在实现的零售额中,私营个体完成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