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宜兴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无锡市宜兴市统计局

以“住、行”为代表的高值消费品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3.51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全年自备车上牌数达到3630辆。

全市有110家贸易市场,市场成交额9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亿元以上贸易市场12家,成交额55.05亿元,比上年增长31.5%。

对外经济进出口稳步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788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进口16612万美元,出口62197万美元,分别增长30.5%和43.3%。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12家,累计三资企业744家。全年协议注册外资50473万美元,增长41.7%,到位注册外资30065万美元,增长26.4%。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保持增长。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1151万美元,对外劳务人数290人,完成对外劳务营业额1151万美元,分别增长24.4%、1.8%、27.9%。

旅游业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54.78万人次,增长24.2%,其中国内游客252.65万人,海外游客2.13万人,分别增长24.1%和39.2%。实现全社会旅游总收入28.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年末全市有各类旅行社16家,比上年增加3家;涉外饭店、宾馆12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8家,二星级3家。

交通和邮电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持续稳定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完成增加值1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815公里,增长2.3%,航道里程577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3400万吨,比上年增长3.0%,完成货物周转量18.8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完成客运量4100万人次,增长39.4%,客运周转量135240万人公里,增长39.4%。货物操作量467万吨,港口吞吐量237万吨。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44万门。全市固定电话机总数达36.91万户,同比增长4.4%,其中城市固定电话10.57万户,乡村固定电话26.34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9%。小灵通(含大灵通)电话用户总数16.16万户,比上年增长176.2%。年末移动电话新增用户27.2万部,累计达到60.36万部,比上年末增长31.0%。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联接全市各地的数字数据网和公共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9万户,当年新增1.77万户。

金融、保险金融机构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5.96亿元,比年初增加45.81亿元,增长17.6%,其中储蓄存款194.63亿元,企业存款81.54亿元,分别增长16.6%和17.0%;各项贷款余额197.58亿元,比年初增加40.54亿元,增长21.8%,其中短期贷款139.26亿元,中长期贷款40.23亿元,分别增长14.4%和36.0%。住房、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19.19亿元,增长5.5%。全市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9816万美元,外汇各项贷款余额2512万美元。

保险业务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全年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03亿元,增长7.0%。其中财产险收入1.35亿元,人寿险收入6.68亿元,分别增长0.3%和8.5%。赔付支出2.46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其中财产险1.1亿元,人寿险1.36亿元,分别增长12.4%和96.0%。

工业小区建设全市16个镇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完成4.05亿元,累计完成工作量16.15亿元。区内工业企业已达970家。设区后新增企业556家,其中当年新增企业229家。工业小区已累计完成工业投入109.06亿元。

2004年工业小区中的企业共完成产值253.47亿元、销售收入226亿元、实现利税15.7亿元、利润9.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3.6%、70.8%、70.8%、50.2%,占全市比重分别为32.1%、31.4%、29.0%、30.3%,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8.6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出口创汇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68.0%。

私营个体经济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猛,所占份额继续上升。全市私营个体企业2.99万户。从业人员16.4万人,注册资金147.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2%和31.7%。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增加值128.6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11.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5%、41.3%,占全市总量的41.5%、64.8%,分别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10.4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亿元,增长13.8%,占全市总量的54.8%,上交税金8.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占全市总量的24.0%,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物价市场价格呈现前三季度逐季提高,第四季度开始下降的态势运行。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由一季度的102.2,二季度的104.7,上升到三季度的104.9,三季度总指数达到最高。四季度开始下降,总指数为100.8,比最高时下降4.1,市场价格基本趋于平稳;同样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运行轨迹基本与总指数一样,一、二、三、四季度消费品价格指数分别为102.4、105.5、105.7和100.5,到四季度包括食品、衣着、烟酒等居民最直接的消费普遍下降。

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队伍发展稳定。年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4089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高级职称2338人,中级职称17219人,初级职称44532人,分别增长12.1%、5.4%和3.0%。全年科技投入2475万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科技三项费用2304万元,比上年增长5.2%。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实施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8项,其中国家级43项,省(部)级134项,无锡市级10项,宜兴市级41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2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8%,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科技项目的数量居全国县级市前列。年内有43项科研成果获各级科技进步奖;全年申请专利390件,累计1970件,授权专利174件,累计1206件。

教育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普通高中14所,招生7969人,在校学生23329人;普通初中44所,招生15243人,在校学生50200人;小学102所,招生9239人,在校学生71596人;中等专业学校2所,招生3360人,在校学生8682人;职业中学5所,招生1829人,在校学生4476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招生24人,在校学生245人;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20489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小学升学率99.5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01%。全市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19.3万人次。高考录取的各类学生5356人,录取率88.84%。

全年用于教育的预算内教育事业费3.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4%,用于新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的总投入8710万元,新增教育用房面积12.1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