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桐庐县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限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3亿元,比上年增长6.6%,增幅回落8.5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50亿元,增长0.8%;更新改造投资0.46亿元,下降11.4%;房地产投资0.70亿元,下降20.9%;其他投资0.12亿元,下降35.8%;城乡私人投资1.15亿元,下降3.0%。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趋向合理,交通、运输、邮电、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项目得到加强,共完成投资0.98亿元,占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完成额的50%。 全社会竣工房屋面积59.84万平方米,上升9.7%,城镇集体以上新增固定资产3.52亿元,比上年增加0.33亿元。 1996年末我县共有建筑企业44家,其中三级企业17家,四级企业21家。全年共完成建筑总产值2.3亿元。施工工程项目237个,竣工165个;施工建筑面积38.8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78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3.47万元/人。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 1996年,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区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全社会的运输量增加,县交通局系统运输业务收入1672万元,实现利税108尥。 交通局系统各种运输量完成如下: 一九九六年 比上年±% 货 运 量 44.2万吨 10.6 货物周转量 7669万吨公里 -1.5 其中:公路 807万吨公里 -37.4 水路 6862万吨公里 5.7 客 运 量 301.4万人 -1.7 旅客周转量 14735万人公里 -1.1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64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已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9648门,年末全县已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年末城乡电话用户达21205户,比上年增加3495户。其中市话13591户,增加2482户;农话7614户,增加1013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292户,增1120户。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市场平稳,销售增幅回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增幅比上年回落20.6个百分点,扣除零售物价上升因素,实际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国有经济零售额1.58亿元,占14.6%;集体经济零售额0.59亿元,占5.5%;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6.21亿元,占57.4%;农民对非农民居民的零售额2.06亿元,占13.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33亿元,增长20.6%。 县及县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包括物资供销业,不包括个体私营商业)全年商品购进总额8.25亿元,下降3.6%;商品销售总额8.98亿元,下降3.9%;年末库存1.61亿元。 商业网点合理。年末掇发贸易业网点575个;商业零售网点6190个,其中个体私营商业6142个,新增23个;饮食业网点1145个;集市贸易市场34个,集贸市场面积达5.2万平方米。 市场物价涨幅明显回落。1996年全县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升5.9%,各类价格比上年上涨的幅度为:食品类8.6%、服装鞋帽类7.6%、纺织品类3.0%、中西药品类6.0%、书报杂志类47.4%。居民消费价格上升8.2%,其中服务项目类上升8.8%。从各月的物价指数看呈逐月回落趋势。 六、对外经济、旅游 外贸市场有所扩大。全县外贸出口供货总值15.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增幅比上年回落21.7个百分点,其中外贸自营出口供货总值0.98亿元,增幅为50.7%。全县15个乡镇有外贸出口业务,出口供货总值10.63亿元,占全部出口的69.8%。年末外贸企业达179家,新增27家,其中乡镇企业137家,占76.5%。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家,增资项目1个,协议利用外资29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9万美元。经过再次清理整顿,全县年末实际共有三资企业83家。 旅游事业发展良好。全县共接待游客99.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其中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2.15万人次,增加0.27万人次。旅游局系统全年收5696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景点门票收入1965万元,增长34.9%。 七、财政、金融、保险 199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财政总收入14409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地方预算财政收入6651万元,增长13.1%。预算财政总支出12875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4.4%。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金融运行平稳。1996年,虽国家两次较大幅度地调低存贷款利率,但我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歀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歀余额20.20亿元,比年初增加4.4亿元,增长27.8%;各项贷歀余额15.28亿元,比上年初增加2.18亿元,增长16.6%,其中,短期贷歀12.7亿元,占83.1%,中长期贷款1.77亿元,贷款投向趋于优化。银行现金收入31.95亿元,增长15%;银行现金支出34.67亿元,增长11.2%。全县金融机构现金净投放2..72亿元,比上年少投放0.68亿元。 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全年保费总收入3015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全县企业财产保险达726笔,家庭财产保险3858户,全年有22.83万人次参加人身保险。保险赔款支出5552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倍。共处理财产险赔案2427件,增736件;处理人身险赔案2414人。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队伍进一步扩大。1996年考评通过各类技术人员398人,其中:中级职称65人,助级职称279人,员级职称54人。 “科教兴县”战略进一步贯彻实施,科技事业得到新发展。1996年共立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1项,完成计划要求的有59项。其中科技推广项目23项,已完成18项;星火计划7项,已完成4项,结转2项;新产品开发项目12项,其中有11项已投入小批量生产;科技情报调研项目6项,完成5项。获1995年度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星火奖1项。申请专利6项,授权4项,累计授权48项。全年共办理登记技术合同18项,合同总金额429万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1996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99.25%。全日制小学304所,在校学生39029人,招生6768人,毕业5382人,全县有37所普通中学,中学在校学生18425人,其中高中2538人;招收学生6105人,其中高中862人;毕业学生5768人,其中高中702人。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生1167人,招生477人,毕业260人。共有幼儿园169所,在园幼儿7906人。全年输送大中专(包括技校)学生110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