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桐庐县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2 杭州市桐庐县统计局

成人教育继续加强。广播电视大学在校学生709人,比上年增加406人;毕业113人,比上年增加17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2252人次,比上年增加573人次;单科结业1522课次,比上年增加215课次;毕业40人,增18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活跃。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有新的进展。1996年,进本县巡回演出的艺术团体58个,演出805场次。放映电影5452场,观众60.3万人次。杭州越剧二团演出224场,观众达22万人次。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繁荣,全年共开展各类大型文化活动30余次,中小型活动200余次。桐庐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36小时30分,其中自办节目32小时20分;桐庐人民广播电台平均每天播音16小时5分,其中自办节目11小时35分。有线电视终端已发展至1.6万个。《桐庐报》全年共出版89.25万份。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深入,医疗质量和医疗设施有了新的提高和改善。1996年桐庐镇被验收确定为省级卫生县城,瑶琳镇为省级卫生城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省级考核达标。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5个,医疗床位943张,新增92张;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64人,其中医生(师)537人,护士(师)285人。

体育事业取得好成绩。1996年举办县级较大规模群众性体育竞赛42次,参赛运动员8463人次。组织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比赛12次,获奖牌33枚,其中金牌15枚,银牌13枚,铜牌5枚。全县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4.01万名,达标率为97.4%。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1996年出生4865人,死亡208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92945人,其中农业人口331781人,非农业人口61164人。1996年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8.54%。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根据农民家庭抽样调查,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85元,增加328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4%。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333元,比上年增加161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下降0.73%。城镇集体以上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县属职工工资总额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城镇集体以上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6392元,比上年增加5739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0.84%。

全年共安置城镇就业人员1534人,比上年多安置338人;年末城镇以上职工人数3.55万人。年末共有城镇失业人数1042人,减少429人,失业率2.41%,下降0.59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储蓄大幅度增长。199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人均达3846元,增加819元。

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条件进一步改善。1996年全县新建成住宅48.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2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4.29万平方米,私人住宅41.31万平方米。年末桐庐镇人均建筑面积13.74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13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良好。年末共有敬老院25个,敬老院收养老人195人;福利企业42个,安排残疾职工598人。集体供养社会散居孤老残幼495人;得到国家定期救济295人;临时救济1.4万人次。年末享受救济的社会困难户3421户,达1.37万人。

注:1、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的有关统计指标均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与增幅均按现价计算。

3、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的统计范围为乡及乡以上县属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4、本“公报”中指标的与上年的比较宭均是同口径与上年报定案数比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