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正宁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71万元,增长29.5%,是近20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县以上完成25270.6万元, 同比增长30.2%,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5%。县以下完成20700.4万元,同比增长28.8%,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5%。 批发零售贸易业主渠道作用明显,仍是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完成零售额32958.9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1.7%,增长27.6%;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零售额4138.5万元,占总额的9%,增长51.6%。 外贸出口创汇有了新的突破,实现出口供货值1280万元,创汇387万美元,增长60.6%。非公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实现税金1350万元,增长17.9%。 六、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08年年末全县拥有客车92辆,载货汽车111辆。全年完成货运量87.2万吨;货物周转量54868万吨公里;客运量98.9万人,客运周转量13520万人公里。完成邮政、电讯业务总量4348.7万元,县内电话用户6万户,每100人拥有电话32部,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目标。多媒体用户达到2450户。 七、财税和金融 2008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5038万元,同比增长2.7倍,占GDP总量的14.7%,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小口径财政收入14039万元,同比增长3.6倍。剔除正南煤田采矿权出让金收入后分别完成5038万元、4039万元,增长23%、33%。收入总量是30年来最多的,增速是10年来最好的。财政支出完成60223万元,增长65.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87亿元,比年初增加3.96亿元,增长36.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3.8亿元,比年初增加3.27亿元,增长30.9%。各项贷款余额3.84亿元,比年初增加1.08亿元,减少21.6%。 保险事业持续扩大。全年保费总收入2734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280万元,比上年增长22.6%;财险保费收入454万元,比上年增长31.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055万元。其中,寿险支付820万元,财险支付235万元。 八、社会事业 坚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形成了和谐共享的良好局面。“16件实事”全面落实,投入资金1亿多元,农民人均受益480元,建立了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村级卫生所1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低保、学生生均公用经费等补助标准大幅提高,“两免一补”政策惠及4万名中小学生,助学贷款资助贫困学生432名。“村村通”广播电视、计生服务站业务楼、电信基站扩容、农村安全饮水、乡村汽车站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城乡面貌,增加了县城容量。全县城镇化率稳步提高,2008年达到24.85%,提高了1.11个百分点。 九、科技事业、广播电视、文化事业 科技事业坚持“科教兴县”战略,紧紧围绕全县社会发展大局,大力推广科技示范项目,狠抓科技创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0.6个百分点。 广播电视蓬勃发展。建成了广电宽带网,实现了信息传输数字化。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76.33%和92.84%,开通有线电视收费用户3846户,及时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丰富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播电视服务经济建设的优势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和突出。 文化事业以创建“特色文化县”为目标,以开展多样性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重大节庆系列文化活动,全面提高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品位和质量。 十、教育体育和卫生事业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08年全县向高等重点院校输送生源95名,高考升学率达到58.77%,高考录取人数98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分别达到99.7%、99.8%、99.9%和99.8%。 体育事业方面,全年共培训体育干部13人,举办各类运动会80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数达到38652万人,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 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个,病床位31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26人,各类村级医疗点107个,乡村医务人员256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183765人,参保率达到90.73%,全年累计补偿医药费14783人(次)1431.9072万元,住院病人补偿比例达到53.8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预防保健工作取得新成绩。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和麻疹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99.2%、95.7%、99.6%和99.5%,全程疫苗接种合格率达到99.6%以上。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8年末,全县环境保护机构1个,环保系统各类工作人员24人,全县投入环境治理资金4436.68万元。 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3起,同比下降11.5%,死亡11人,同比上升57.1%;受伤17人,同比下降22.7%。造成经济损失3.31万元,同比上升16.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1.04%,同比上升了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7.91%,同比下降了55.8%。 十二、人口、计划生育 据省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8年全县总人口24.26万人,常住人口22.98万人。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以新机制建设年为契机,狠抓“四术”落实、清理清查、抚养费征收等重点,通过开展百日集中治理活动,全力落实二女户结扎、环孕情服务、出生漏报清理清查工作任务,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整体进入较低生育水平阶段,全年共出生人口2596人,出生率12.82‰,死亡率5.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3‰。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00元,同比增长27.5%,净增量和增速都创历史最高水平。人均消费支出6459元,增长26.3%。工薪收入是带动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城镇居民家庭74%的收入来自工薪收入。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6元,比上年净增加399元,增长18.3%。比五年农民增收规划中当年规划值2503元多增73元,增量和增速创历史最高。 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2716人,其中离退休人员671人;参加失业保险5658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90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402人,征缴保险费23.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