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绿色宝鸡为契机,城市建设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多渠道筹措资金完成了和平路西段、东阳路拓宽改造和南环路游园一期工程,陈仓大道全线贯通。全区新增绿化面积136万平方米,覆盖率达到32.9%;新增公共绿地129.68万平方米,绿地率21.32%;新增公共绿地33.8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5平方米。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开展区域、流域、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创模成果,全年共查处城市环境污染案件25起,关闭小造纸企业17户,清洁能源推广率达到95%以上,噪音声功能区达标率达100%,建成了6.44平方公里的李家崖噪声达标区和3.7平方公里的阳平镇烟尘控制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59.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07万人,非农业人口8.98万人。全区男性人口为30.86万人,女性人口为28.19万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9.7。全区人口出生率为7.14‰,死亡率为5.47‰;自然增长率为1.67‰,比上年下降0.12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4年,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89元,比上年增长1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24元,增长14.1%。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继续加强。全区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1605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8193人,参加失业保险2890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3051人, 救济农村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29000人。全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60人。年末全区有敬老院18所,床位180张,集中供养170人。全年共下拨救灾救济资金245万元。 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启动实施了“突破西山”战略,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05户475人,通过产业开发,全区1.82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简称为规模以上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