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金台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8 宝鸡市金台区统计局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龙钢集团宝鸡红光钢铁公司50万吨炼钢生产线,安利达汽车检测销售中心等已建成并投产运营;冠友蜂产品公司一期厂房、设备安装已完成;高联电缆生产线建设项目主体厂房已完成;经济适用房工程锦苑小区和团结小区23栋楼已完成。

五、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2004年全区共有污水处理厂1个,垃圾处理站1个。当年完成治理项目2个,投入资金1171.9万元。全区建成烟尘控制区2个,面积19.96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个,面积17.46平方公里。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04.2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4.77%,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6.35%。

城市绿化美化步伐加快。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变化明显。全区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对中山路、新华路、宝十路、宏文路、滨河北路等11条城市主干道和16条背街小巷进行拓宽改造,改造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美化亮化主干道两侧建筑物160栋。新建垃圾中转站12座,新改建城市公厕50座,整修铺设人行道出入口6万平方米,建成农村改厕示范村11个。金台森林公园,上马营渭河生态公园已建成开放,代家湾生态示范园建设起步顺利。全年共植树25万株,新增绿地面积273.8万平方米。

六、财政

2004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即区级总结算财力1343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83万元,同比增长18.46%。其中:各项税收完成9090万元,同比增长16.79%。2004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603万元,同比增长14.17%。其中:农业支出333万元,同比增长99.4%;教育支出3764万元,同比增长20.22%。财政收入虽然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含农村基金会扣款836万元)导致全区财政运行依然举步为艰。

七、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取得成绩。2004年全区年末总户数116405户,总人口366858人,其中非农人口245547人。男性186176人,女性180682人。据计生部门统计,当年出生人口2387人,出生率6.44‰,当年死亡人口1337人,死亡率3.61‰。人口自然增长率2.83‰,计划生育率99.71‰。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2004年全区发放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715.6万元(区及区以下不包括驻区单位)同比增长3.7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879元,同比增长11.30%。据市城调队统计: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811元,同比增长10.0%,人均消费支出5692.64元,同比增长8.9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5.67平方米,同比增长1.0%。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40元,同比增长15.9%。农民工资性收入达到741.2元,家庭经营纯收入965.9元。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125.9元,其中生活消费支出2140.7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住房面积24.2平方米。

八、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2004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3294人,其中当年新增114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8294人,其中当年新增2730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3266人,当年新增76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745人,其中新增108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67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1269人。年末全区共有各种福利性收养单位5个,拥有收养床位90个,全年拨付救灾救济款达1203万元。其中发放农村救灾救济款39万元,发放城市居民低保11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