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到位良好。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6394万美元,增长9.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6229万美元,增长9.5%。从批准、注册情况看,年内新批准外资项目26个,合同总金额35308万美元,合同外资额15103万美元,分别下降31.6%、70.0%和66.0%;年内新注册三资企业22家,下降37.1%,注册资本17045万美元,下降71.6%,外方注册资本11760万美元,下降71.5%;去年末,实有三资企业528家。 ![]() 外贸进出口降幅全省最低。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3.7亿美元,下降1.6%,降幅全省最低,低于全省平均降幅21.3个百分点。其中,外贸进口总额19.2亿美元,下降1.6%,低于全省降幅1.8个百分点;出口完成14.4亿美元,下降1.6%,降幅为全省最低,低于全省降幅33个百分点。我市出口额较大的商品中,有机电音像设备及零件、动物产品、革毛皮及制品箱包、矿物材料制品陶瓷品、高新技术产品等五类产品出口增长,其他各类均下降;五大贸易伙伴中,对欧洲进出口呈现增长,进出口额8.2亿美元,增长5.0%,其中出口4.6亿美元,增长32.3%。七、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公路运输业完成全社会货运量7751万吨,货运周转量146.9亿吨公里;完成客运量4992万人,客运周转量26.6亿人公里。全年完成新改建工程投资38.6亿元,完成公路大中修工程投资2.6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940.3公里。其中,国道271.8公里,省道514.4公里,县道778.9公里,乡道1547.8公里,专用公路159.8公里,村道5667.7公里。 邮电通讯业发展迅猛。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9.5亿元,增长27.9%。其中,邮政业务量4.4亿元,增长10.8%。去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0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0万户。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我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有效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实力。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0.6%和19.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680.3万人次,创收505亿元,分别增长20.7%和21.4%;接待国际旅游者8.7万人次,增长8.6%,创汇2312.8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43.4亿元,增长17.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9.3亿元,增长19.5%,一般预算支出132.1亿元,增长24.O%。 金融放贷高速增长。去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口径各项存款余额1624.2亿元,比年初增加342.4亿元,增长21.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87.O亿元,比年初增加179.9亿元,增长18.2%。各项贷款余额1066亿元,比年初增加330.4亿元,增长31.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3万人。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87.9%,比上年增长1.7个百分点。全市共有普通高中33所,招生2.9万人,在校生8.3万人;普通初中159所,招生4.6万人,在校生15.5万人;普通小学856所,招生4.8万人,在校生27.4万人;全市各类幼儿园269所,在园幼儿8.4万人;特教学校6所,在校生750人。2009年普通高考报名考生3.0万人,本一上线1642人,本二上线5026人,本三上线12197人。 ![]()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3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20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项、国际先进水平6项、国内领先水平75项、国内先进水平30项。获省级奖9项,其中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自然科学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3项。全年成交技术合同1527项,增长11.2%,成交总额3.1亿元,增长9.6%,其中技术交易额2.6亿元,增长18.9%。专利申请量突破千件大关,达到1064件,授权量545件,分别增长39.5%和23.9%,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推进。去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艺术表演场所11个,群艺馆2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4个。进一步推进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组织了“温馨家园”廊坊文化艺术节、“5·18”系列、“青春廊坊”群众歌咏大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创作各类优秀文艺作品210余件,其中获国家级奖项3件,获省级奖项5件,获市级奖项18件。全年新铺设广电光缆316公里,总里程达1705公里;新铺设电缆主支干线867公里,总里程达6514公里。有线电视用户40.8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去年末,全市现有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041个,其中医院90个,通过1SO9000认证的医院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去年末,卫生机构(包括妇幼、社区等)共有床位13702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9015张,卫生院拥有床位3049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375人,其中执业医师5492人,执业助理医师1896人。乡镇卫生院90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409人。已有290.3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果。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一年来,全市以庆祝建国60周年、建市20周年、全民健身日和“迎省运、促健身”活动为主题,广泛开展各种联赛和比赛4000多次,参加活动人数达150万人(次)。全市体育人口达到18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4%,市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在第十一届全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500米计时赛中,我市选手李雪妹以33秒898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距世界纪录只有0.6秒),打破全国纪录,夺得全运会开幕后的首金,也是我市历史上首枚全运会金牌,实现了我市竞技体育的冲刺跨越,为全省赢得了荣誉,我市被河北省政府授予“第十一届全运会突出贡献奖”。同时承办多项省运会资格赛,省十三运会筹备工作全面推进,进展顺利。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持续增长。据户籍统计,去年末,总人口413.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9万人,出生率为14.46‰,死亡人口2.7万人,死亡率6.56‰,净增人口3.2万人,自然增长率7.9‰,比上年下降1.62个千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