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祥云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8 大理州祥云县统计局

五、固定资产投资

为进一步加快全县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大了对全县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小城镇建设等的投入。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318万元,比上年增长23.8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494万元,比上年增长22.35%;更新改造投资8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75.43%;房地产开发投资408万元,比上年增长391.57%;农村集体投资2780万元,增长2.92%;城镇工矿区私人投资5798万元,增长10.44%;农村私人投资2338万元,增长5.51%。

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又上新台阶。完成了城市公园、县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龙翔路立面改造等工程项目建设。制定出台了《县城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成立了城市综合执法大队,组建了出租汽车公司,县城管理和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县建制镇达8个,占全县12个乡镇的67%。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达到26.9%。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祥云县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已经通过州级验收,县医院门诊住院大楼、县职中、四中教学楼、县二水厂已竣工投入使用;普棚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云瑞达松墅商品房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城市截污管网工程进展顺利。金鹏亚麻初加工生产线、年产1万吨碳酸锶项目和碳酸钡项目、年产6万吨生铁冶炼生产线、年产1000公斤黄金生产线、年产8万吨电解锌生产线、重晶石开发项目、祥云县政务大厦项目、“510”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等一大批投资项目正在加紧启动实施。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较快发展,通信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运输紧张状况有较大改善(见下表)。

邮电通信快速发展。全县邮政业务总量331万元,比上年增长6.09%。电话机总数达40648部,比上年增长16.22%。电话普及率达7.89%。

七、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仓储式商场发展较快。全县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0622万元,比上年增长11.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19万元,比上年增长8.36%。按销售地区分,县消费品零售额21941万元,增长7.9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7278万元,增长8.7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8364万元,比上年减少6.34%;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8114万元,增长4.05%;个体私营经济24905万元,增长16.51%;其他经济7836万元,增长7.0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46941万元,增长10.44%;餐饮业1548万元,减少23.29%;其他行业730万元,减少18.98%。全县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25136万元,比上年增长8.0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县财政、金融和保险运行基本正常。财政收支同增;金融风险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较快增长;保险业务继续发展。

全县财政总收入15291万元,比上年增长17.4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1.48%;一般预算支出23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72%。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5027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7003万元,增长12.76%。在金融机构存款中,储蓄存款余额95332万元,比上年增长16.83%。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1487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3043万元,增长25.09%。现金投放适度。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06052万元,同比增长2.92%。现金支出408851万元,同比增长0.69%。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各种保费收入2218万元,比上年减少14.40%,其中:财产险收入1153万元,增长3.59%;人身险收入1065万元,减少27.94%。赔付额681万元,比上年增长13.12%,其中:财产险赔付额542万元,增长9.72%;人身险赔付额139万元,增长28.70%。

九、科学技术、教育和旅游业

科技成效显著,科教兴祥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全县共开展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项,47个课题。向省科技厅、州科技局申报科技项目14项,列项扶持7项,补助科技三项费89万元。有1项科技成果获大理州科学进步二等奖。全年共举办种类科技培训4447期,共培训421208人次,编印《祥云科普》5期1500份。组织实施了电解锌粗镉连续真空蒸馏技术装备研究,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典型研究、低品位氧化矿新技术研究、高砷高硫金原矿及金精矿焙烧专利技术产业化开发、利用亚麻废水废料开发高效生物肥料等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科技项目。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县有普通中学21所(其中:完中3所,初级中学18所),职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小学152所(其中:完全小学134所),小学教学点174个(其中:一校一师113个),幼儿园3所。在校小学生35697人,初中生19327人,高中生3559人,职高学生1151人,在园幼儿1257人。全县小学在职专任教师1480人,学历合格率为98.72%;初中专任教师986人,学历合格率为95.54%;高中专任教师191人,学历合格率为69.11%;幼儿园在职专任教师43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4%,初中毛入学率达96.49%;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0.04%,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0.9%。小学和中学生均校舍面积分别为6.63平方米、6.32平方米。小学和中学生均图书分别为7.20册、10.10册。小学实验仪器达标率为95.39%。2003年,全县参加普通高考学生1207人,上专科线及其以上775人,上线率64.21%,位居全州第三位。2003年的高考成绩创下历史新高,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县上线人数最多的一年;参加中考4367人,录取普通中专361人,录入省州属高中60人,县属高中1129人,职业中专、高中473人,合计录取2023人,升学率为46.3%。

旅游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切实加大以水目山景区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水目山景区水、电、路、通信、公共交通等配套设施,增强了景区发展后劲,完善了旅游接待条件和接待能力。并组织了规模宏大的2003年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祥云水目山佛门圣物――舍利子安放法会,并以此为契机,多渠道、全方位宣传了祥云旅游,树立了祥云对外新形象。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2个,村文化室124个。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藏量5.19万册,年内共接待读者11.97万人次,其中外借5.63万人次,内阅6.34万人次。全县有各类文化经营户171户,其中歌舞厅12户,卡拉OK厅1户,音乐茶室15户,电子游戏室15户,录像放映3户,保龄球1户,台球2户,摄影16户,网吧17户,工艺美术10户,音像制品销售出租43户,书刊11户,文印25户。影剧院1个,接待演出16场次,接待会议28场次。文物管理所1个,有文物藏品505件。县内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个。全县基本建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广播继续以中波、调频联网播出,使全县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以有线电视、微波电视、“211”工程和开路电视为主体,遍及全县12个乡镇,综合覆盖率达95%;全县拥有有线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工作站11座,有线电视共联网用户7.58万户。有线电视实现坝区光纤化,山区微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