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禄丰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8 楚雄州禄丰县统计局

集市贸易商品成交额35927万元,比上年增长40%。

七、金融、保险

200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2823万元,比年初增长9.8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7979万元,比年初增长17.12%。在储蓄存款中,定期储蓄存款99622万元,比年初增长11.13%,活期储蓄存款58357万元,比年初增长28.99%。人均储蓄存款3808元,比上年增长1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732万元,比年初增长8.72%,其中:工业贷款20528万元,商业贷款23101万元,乡镇企业贷款2891万元,农业贷款171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5.48%、-4.11%、-15.54%和2.9%。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总收入398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2.44%。金融机构现金总支出441685万元,比上年增长11.36%。收支两抵,净投放现金43345万元,比上年增长2.33%。

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3002.5万元,比上年下降20.2%。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292.5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1710万元。支付各种赔款2083.6万元,其中:财产险支付668.6万元,人寿险支付1415万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事业稳步发展,科技队伍继续壮大。2003年,重点科技推广项目7项,获州级以上科技奖励项目1项。科技对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45.93%、45.91%和44.04%,分别比上年提高0.93、0.67和0.79个百分点。

2003年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631人,其中:事业单位5378人,企业单位195人。县级各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协会、学会16个,乡镇科普协会18个,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79个,科技网络初具规模。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中小学校布局进一步调整。2003年,全县各类普通学校(含教办、其他办)360校(点),比上年减少65校(点)。其中:小学校减少65校(点)。在校学生51910人,比上年增长0.35%;毕业生11355人,比上年下降7.06%;招生人数12427人,比上年下降2.67%;全县小学毛入学率101.8%,净入学率99.7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3.19%,净入学率86.64%;残疾儿童入学率80.28%,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99.31%,3---6岁幼儿入园率35.1%,。

职业学校2所,专任教师45人,在校生492人,比上年下降4.1%;毕业生118人,比上年下降44.8%;招生人数134人,比上年下降35.3%。

幼儿园15所272班,其中:学前班200班。在园幼儿7548人,其中:学前班5072人。新入园幼儿6334人,其中:学前班5072人。

2003年末共有文艺表演团体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影剧院1个,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8个。

广播电视事业巩固发展。电视发射机221座,与上年持平。收转境内节目2865座,比上年增长70.3%,其中:系统内1140座,与上年持平。有线广播电视站17个,总用户2.58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23.87%个。电视覆盖人口数39.78万人,电视覆盖率95.7%。

县广播电台一个,乡镇广播站18个,广播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辖区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病床1151张,卫生人员总数127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51人。

县卫生部门卫生机构24个,病床730张,卫生人员总数83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88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208人,执业助理医师105人,注册护士238人。合法个体诊所66家,人员132人。

农村设置医疗点168个,占村(居)民委员会的98.8%,有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313人。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部门统计:2003年全县出生人口5312人,死亡人口2784人。人口出生率12.8‰,比上年下降1.1个千分点;死亡率6.7‰,比上年增加0.3个千分点。净增人口252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09‰,比上年下降1.41个千分点。

年末总人口415195人,比上年增长0.19%。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42698人,非农业人口72497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09%和0.68%。少数民族人口93504人,比上年增长1.67%,占总人口比重为22.52%。其中:彝族66337人,比上年增长1.33%,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98%。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据对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48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5.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88元,比上年下降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58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总支出8175.28元,其中:人均消费性支出5507.07元,购房与建房支出1159.87元,转移性支出850.27元,财产性支出10.48元,社会保障支出647.5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比上年下降3.3%。

社会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工作得到加强。年末辖区内从业人员20009人,比上年减少2742人,下降12.1%(主要是一部分单位改为非独立核算后,不属我县统计范围)。2003年失业人员就业人数1821人。本年职业介绍指导人次数5000人次,介绍成功人次数1862人次;就业训练人数880人,全部获得结业证书。城镇登记失业率2.95%,比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企业失业人员增加,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社会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3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职工11361人,领退休金人数610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5%和9.8%。社保机构全年实际发放养老金金额3975.89万元。参加工伤和生育保险统筹的企业职工6581人,上年增长2.9%。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县民政部门举办社会福利院一所,病床15张,在院人员12人。城乡举办敬老院17所,床位560张,供养老人396人。我县已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8389人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救济金592万元。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达17458人。国家定期定量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704人。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23人的生活和就业。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保人数67386人,其中:当年新投保人数20人,当年保费收入0.95万元,本年领取保险金人数1511人,比上年增长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