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富宁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三、工业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质量效益显著提高。2006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03349万元,按新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比上年增长11.3%。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30305万元,增长7.0%;重工业完成73044万元,增长13.3%。从经济类型看:集体和股份合作工业完成466万元,增长6.6%;股份制工业完成19435万元,增长5.0%;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83448万元,增长14.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发电量15755万度,比上年增长2.7倍;原煤84万吨,增长31.3%;水泥36620吨,下降44.5%;铁矿石原矿38737吨,增长0.6%;锰矿石17959吨,增长 1.8倍;铅锌矿3774吨,下降11.4%;黄金858公斤,增长0.8%;红砖12063万块,增长47.7%;血塞通片18178万片,下降 13.1%;白酒3381吨,增长16.0%。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051万元,比上年增长 7.4%;实现利税总额6984万元,增长50.6%;实现增加值8434万元,比上年增长35.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0123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增幅较上年回落496.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53465万元,增长26.3%;农村投资完成1501万元,下降66.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190万元,增长1.8倍;农村和农村私人投资8468万元,下降12.6%.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投资236573万元,增长27.1%;城镇私人建房完成投资21157万元,增长5.6 倍;农村私人建房完成投资6967万元,增长35.2%;其他单位投资5426万元,下降59.7%。从行业投资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25万元,下降67.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968万元,增长6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6630万元,增长27.4%。全社会竣工房屋建筑面积32.4万平方米,下降8.2%,其中住宅25.6万平方米,下降6.6%。全年投资额较大的项目有罗富高速公路、富广高速公路、谷拉天生桥电站、木央的黄果树电站和小寨电站、移民搬迁工程、富泰商贸城、市政建设等。 建筑业在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的强劲拉动下,建筑业增加值实现较快增长。2006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2770万元,比上年增长52.7%。 五、国内贸易、物价和边境贸易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不断增强,市场供应充足,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市场物价温和上扬。200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85928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286万元,增长19.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3642万元,增长18.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455万元,下降0.3%;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5762万元,增长53.1%;其它经济78711万元,增长17.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4751万元,增长19.3%;餐饮业18853万元,增长20.1%。 受粮食、原材料、能源供求变化的影响,全县市场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扬。据发改局物价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我县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3.7%,其中:食品类上涨11.5%,居住类上涨6.4%;服务项目类上涨4.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9%,煤炭、液化气价格上涨20.0%。 边境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全年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19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进口额7920万元,增长35.1%;出口额11880万元,增长34.6%。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发展。2006年投入地方公路建设资金5500万元,建成剥隘库区4条78.4公里四级砂石公路,新铺富宁至花甲弹石路面12公里,开挖富宁至阿用三级公路路基34.5公里,新修乡村公路6条67.51公里,村村公路17条130余公里,村小组通路率达75.1%。2006年末公路通路里程3152.7公里。客货运输业保持稳定增长,新开通了县成至村级的客运线路5条,全年货运周转量10592万吨公里,增长3.9%;旅客周转量 85497万人公里,增长3.8%。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收入6281万元,增长26.6%。全年报刊杂志期发行量17760份。年末县乡通信光缆达348皮长公里。城乡年末电话用户达31486户,其中小灵通8000部;固定电话17000部;致富通 6486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8部,比上年增加2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59800户,比上年增长27.7%;互联网用户3900户,比上年增长 37.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运行良好。2006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4557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18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41040万元,比上年增长27.9%。 金融运行平稳。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9306万元,比年初增加23273万元,增长17.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4191万元,比年初减少1277万元,下降4.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5235万元,比年初增加14347万元,增长20.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102429万元,比年初增加27072万元,增长35.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4101万元,比年初增长18.4%;中长期贷款余额78328万元,比年初增长42.4%。全年现金总收入397992万元,增长11.2%;现金总支出444554万元,增长18.6%;累计净投放现金51282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保险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06年末全县共有保险公司3个,全年保费收入1639万元,比上年增长 18.3%,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698万元,比上年下降1.1%;财产险保费收入648万元,比上年增长30.6%;天安保险保费收入293万元,比上年增长60.1%。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674万元,增长4.2%。其中:人寿险赔付金额237万元,比上年下降5.6%;财产险赔付金额312万元,比上年下降2.5%;天安保险赔付金额125万元,比上年增长64.5%。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广播电视 科技成果运用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325期,受训66200人(次),实施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29项,群众科技意识不断提高,实用技术得到不断推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县各类学校在校学生62008人,比上年增加 855人,增长1.4%。在校学生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0520人,下降0.4%,其中初中在校学生数16447人,比上年减少1453人,下降 8.1%;职业中学在校学生946人,比上年增长41.6%;小学在校学生40542人,比上年增长3.8%。适龄儿童入学率99.5%;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6.8%,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24.01%,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高考总录取率为68.4%,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全县教职工人数3681人,比上年增长2.3%,其中专任教师3284人,增长3.5%。2006年筹资1533万元,新建校舍22853平方米,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8369平方米。"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两基"通过了州人民政府年审,设立富宁县贫困学生救助基金,整合资金 29.45万元,资助195名贫困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