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盐津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点工程建设进度情况:盐电公路改造本年完成投资4517万元,占年初计划的297.8%,黄毛坝大桥完成投资292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83.0%,这两项工程年内已建成通车。白水江一、二、三级电站完成投资8913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34.3%;撒鱼沱电站完成投资16040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80.2%;沙坪坝农贸中心完成投资2302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28.8%;滨江路工程完成投资2842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13.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90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623万元,比上年增加1513万元,增10.0%;餐饮业销售额2847万元,比上年增加297万元,增11.6%;其他行业销售额2830万元,比上年增加280万元,增11.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74万元,比上年下降12.1%,个体私营经济19866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个体经济18839万元,增长10.7%,其他经济(农民对非农居民的零售)1560万元,比上年增长9.1%。 六、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3519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493万吨公里(未包括铁路运输,下同),比上年增长7.4%,货物运输量41.9万吨,比上年增长5.3%;完成客运周转量394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8%,客运量90.5万人,比上年增长0.3%。 邮电通信。全县邮电业务总量4245万元,比上年增长29.8%。本地网用户总量20116户,其中:年末固定电话12553户,小灵通 5417户。年末移动电话41520户,其中移动公司用户35000户,联通公司用户6520户。全县电话普及率16部/百人。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矛盾尖锐。2006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803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上划中央“两税”2843万元,比上年增长4.5%。地方财政收入3587万元,比上年增长31.4%,地方财政支出完成39522万元,比上年增长64.8%。 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14458万元,比上年增长40.3%。各项贷款余额61714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076万元,增长5.2%。 表5:2006年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指 标年末数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114458 40.3 其中:企业存款38365 71.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6029 28.6 各项贷款余额61714 5.2 其中:短期贷款34122 8.1 中长期贷款21634 -16.0 单位:万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50万元,比上年下降8.5%,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500万元,比上年增长9.6%,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50万元,比上年下降26.0%。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91万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322万元,寿险业务给付69万元。 八、教 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小学、幼儿园408所(含小学教学点225个)。其中:中学14所(含完中1所)。小学教学点进一步收缩,中小学布局趋于科学合理。全县小学招生7175人,比上年增加34人,增0.5%,在校生52955人,比上年增加384人,小学毕业生7775人,比上年增加620人;初中招生7040人,比上年增加868人,增14.1%,在校学生19303人,比上年增加1452人,增8.1%,初中毕业生5690人,比上年增加2224人,升入高中560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566人,在校学生1920人,毕业生517人,高考综合上线率为67.9%。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8%。 九、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文化艺术事业全面发展,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县图书馆年末藏书86712册,读者2317人次。全年举办县级运动会4次,参加运动员210人。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开展。 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县拥有卫生医疗机构15个,病床339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250人,其中:执业医师103人。继续加强对医疗、药品市场的整顿和管理,加强卫生综合执法,促进了全县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2006年全县有线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145个,县城有线电视已开通38套节目,《盐津新闻》播出质量提高,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0%,广播覆盖率达95.5%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6年末,全县年末总人口38392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50人(苗族12700人,回族140人,彝族81人,白族85人,其他族44人)。根据2006年11月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人口出生率16.9‰,死亡率7.1‰,自然增长率为9.8‰。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9%。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县城50户居民和农村100户农户记帐调查监测资料显示:2006年我县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17元,比上年增加552元,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1404元,比上年增加156元,增长12.5%。 2006年末,全县有单位职工9746人,比上年增加442人(主要是股份企业和私营企业人数增加,对37口煤矿作为私营企业进行了全面统计),其中:国有单位职工6311人。职工年平均工资17240元,比上年增加5313元(2006年各村居委会中仅统计支书、主任、文书的劳动报酬,2005年村居委会人员则全部纳入统计,小学代课教师劳动报酬未统计)。 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929人,其中职工1996人,离退休人员933人。全年参加失业保险达512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8288人。城乡居民共有3720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注:①本公报所列部分数据为年快报统计数,最终以《2007年盐津县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为准。 ②盐津县生产总值和各项增加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③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部分数据由部门提供。 ④交通、邮电部分数据由邮政局、电信局、交通局提供。 ⑤人口数据由县公安局提供。 |